王鵬就換上一身破衣服(3 / 3)

王鵬還覺肚裏沒飽,可是不好意思再伸手,就問掌櫃的有沒粗活兒。掌櫃的說:“罷了兄弟,剛剛我說了,算我結交了你嘛。”

王鵬說:“我吃了你五個饃哪,我幫你幹點活吧。”

掌櫃的見拗不過王鵬,就讓他去院子裏給劈柴。王鵬向手心唾了口唾沫掄開膀子劈起木頭來。灶間正在燒火的女人聽得外邊聲音,探出頭來問:“這是誰呀,你讓人家幹這粗拉活。”

掌櫃的說:“是個過路的小兄弟,吃了個饃,手裏錢不方便,非要幹些活頂了。”

女人說:“不就一個饃嗎?你還要人幹這粗活。”

掌櫃的說:“這小兄弟仗義,非要幹。”

王鵬說:“大嫂,我都吃了五個饃哩。”

王鵬哐哐地劈,不使奸不耍懶,累得滿頭大汗。掌櫃的看看一個大樹樁已經劈一半,說:“算咧算咧兄弟,那五個饃這回都使出來了。”女人已經蒸完了饃,向木盆裏臼了水讓王鵬洗臉,一遍遍地埋怨掌櫃的不該讓王鵬幹這麼多活,誤了人家去做事。掌櫃的這才想起來說:“兄弟,你給我劈了一早晨柴,還沒問你啥地處來去啥地處哩。”

王鵬就撤慌說,因為和人家爭地界,把人推倒,正巧腦袋碰在石頭上,把人摔壞了。自己在家是孤兒,就不敢回去了。

掌櫃的說:“你身上分文沒有,怎麼在外混?”

王鵬說:“我想給大哥紮個長工,粗活累活咱都不嫌,工錢也不要,隻要大哥能給口飯吃就成。”

掌櫃的說:“我這是小本買賣,哪雇得起長工?兄弟你還是去別家看看吧。”

這時女人說話了,女人說:“看這兄弟也是個實在人,他不嫌,就讓他在咱家裏幫個手吧。糴麥磨麵劈柴都用得上人。”

王鵬就在沂河縣河頭鎮周家饃房留了下來。饃房裏活兒真不少,白天要在旱磨上磨麥,磨一遍又一遍,直到磨成雪白麵粉。周掌櫃又特別講究,麵粉要比一般人家的白許多,自然就要多磨幾遍。從冒太陽磨到正午,才夠第二天蒸三籠饃的麵;逢到集日要蒸五籠,那就要磨到下晌。下晌要進山打柴,晚飯後開始揉麵團。周家饃好吃,關鍵是麵和的硬,靠一遍遍的揉,把麵揉熟,揉出筋性來。這是頂累人的活兒,掌櫃和女人輪換著,揉大半個晚上。兩人都落下了肩背疼的毛病,揉一會疼得直呲牙。半夜裏又要早起蒸饃。日日如此循環,月月如此往複。王鵬住下來後,這一切他都可以分擔。掌櫃的其實對王鵬並不放心,用了好多辦法比如故意把錢丟到地上等辦法來試探,結果王鵬的做法讓他逐漸放了心。女人對王鵬也好,吃飯了先招呼王鵬,王鵬衣服綻了縫掛了口,他就穿針引線給王鵬縫了。王鵬頂喜看她低頭順眉給他縫衣裳的樣子,那樣子讓他想到母親,她也是這樣的一臉安祥,無限慈愛,專心致誌。

王鵬與掌櫃的幾乎成了一家人。掌櫃是山西人,是六年前討飯討到這裏來的。他做饃的手藝,是無師自通,把家鄉鍋盔的做法創新出來的。掌櫃從山西來,女人又是聊城東昌府人氏,本地也就沒有什麼親戚,不過掌櫃的卻有不少朋友。常來的一個是趕著毛驢的窯貨販子,驢背上兩隻馱簍裏裝的是博山瓷碗瓷碟酒盅茶壺等等。還有一個是在沂河縣城裏炸油條的,圖這裏麥子賤,過些日子就來糴一些。還有些趕腳力的,有時他們一來就是四五個,都是大嗓門,和掌櫃的也是親如一家。

王鵬日子過得很舒心,隻是半夜醒來會睡不著,想爹娘,想弟弟。但他不敢打聽,也無處打聽,當然更不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