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二?柸??(2 / 3)

自古以來,該地區有文字記載的地震災害不下千次,其中七級以上地震數十次。公元1556年12月,也就是明嘉靖三十四年,位於北緯34.5度,東經109.7度的陝西渭河流域發生的關中大地震震級在8級以上,死亡83萬餘眾,餘震達三年之久,這也是人類曆史上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災害。

關中大地震震中距乾陵不足200公裏,受地震影響,規模宏大的乾陵地麵建築轟然倒塌,毀於一旦,目前人們看到的地上遺跡都是後人重新修複的。

公元2008年5月,位於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的四川汶川8級大地震,距震中500公裏的乾陵地區震感強烈。據我國地震機構預測,在2040年前後關中地區將發生7級以上大地震,震中距乾陵不足60公裏,將嚴重危及乾陵墓葬的安全。

乾陵所處的地質情況介紹完畢,趙存析說:“這就是我們提出‘搶救性發掘’的主要原因,現在各位記者可以提問了。”

美國CNN記者首先提問:“地震災害將至,提前發掘乾陵墓葬這當然無可厚非。隻是2023年秦始皇陵考古發掘時有不少外國專家參與了考古發掘工作,而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據我們了解,貴國此次乾陵發掘未能邀請國外專家參加,不知出於何種原因?”

“好,這個問題由楊英才先生來回答。”周誠教授說。

秦始皇陵博物館副館長楊英才回答說:“秦始皇陵由於遭到古代掘墓者的破壞和地質災害等原因已經完全塌陷,我們采取的是搬除封土堆後開放式發掘的方法,發掘工作十分安全,因此我們邀請國外專家參與沒有安全方麵的顧慮。而此次乾陵的發掘是在石灰岩山體內的有限空間中進行,不排除關中大地震的地質災害對陵寢內部造成了破壞。因此,出於安全考慮,我們沒有要求外國專家參加乾陵的發掘工作。當然,文物出土後我們會邀請外國專家參與文物的鑒別和保護工作。”

接下來新華社記者問:“兩年前許小冉博士在唐代章懷太子墓的考古時,發現我國古代瑰寶‘和氏璧’曾經為武則天獲得,這次乾陵考古除了將發掘大量初唐文物外,是否也意味著‘和氏璧’也可能出土?”

“許小冉博士,請您來回答這個問題。”周誠教授轉向許小冉。

許小冉微笑著站立起來:“由於航班延誤未能提前趕到向各位表示歉意。”說畢欠身致意。見到如此驚豔的美女專家,一些年輕的記者們忍不住發出一陣善意的噓聲。

“‘完璧歸趙’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曆史典故,之前我國考古界認定‘和氏璧’最終還是為秦始皇獲得。然而在2023年發掘秦始皇陵時未能找到‘和氏璧’,此事引起中外史學界一片嘩然。後經大量的考古研究證明,公元前208年,項羽掘開秦始皇陵獲取了‘和氏璧’,楚漢相爭,項羽兵敗垓下,逃亡之中‘和氏璧’便流落世間,下落不明。”

許小冉將數據流傳輸給大屏幕,屏幕上顯示出章懷太子墓七十多米長的縱深墓道和墓壁上一幅幅精美壁畫。

許小冉對畫麵講解:“這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發掘的唐代章懷太子墓室中的壁畫,其中有一幅壁畫被盜墓者破壞。表麵上看好像是盜墓者是為了刮下壁畫上的貼金,然而對麵墓壁上繪畫的貼金卻毫無刮除的痕跡,看來毀畫者並不是為了這些金箔而是另有企圖。是否可以這樣認為,毀畫者有意不讓別人知道繪畫的內容而隱瞞某件事實的真相呢?2030年我們再次對章懷太子墓進行考察,希望能解開這個疑團。

“中國古代繪畫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物體的輪廓及構圖都用黑色線條描繪勾勒。黑色顏料主要由碳元素組成,利用碳元素滲入牆體的原理,采用電子衍射全息攝影和模糊圖形識別技術,我們複原了被盜墓者有意破壞的這幅壁畫。原以為壁畫上用金箔裱出的是日、月圖形,複原後發現是一隻圓形玉壁的圖案,畫麵則是一幅章懷太子李賢貢獻‘和氏璧’的場景。”

許小冉將畫麵定格:“太子李賢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親生兒子,也是其眾多子女中最聰慧、最有才華的一位。李賢察覺母親有臨朝稱帝的野心,為保障自己的生存安全他必須討得母親的歡心。他深知母親喜好奇珍異寶,為找到當年趙國鎮國之寶‘和氏璧’,他三度來到楚霸王項羽的都城彭城即現在的徐州一帶尋寶,終於尋得‘和氏璧’獻給了母親武則天。太子李賢於唐永徽年間在靈璧地區尋得‘和氏璧’這一曆史事件,在近幾年的在徐州、靈璧的考古發掘中已得到考證。由此可以證明,‘和氏璧’曾為女皇武則天獲得,很有可能隨葬於乾陵墓中。”

許小冉講述期間台下十分安靜,大家都在默默地速記之中。周誠教授看到有一位日本記者舉手,便指定其提問。

“我是日本朝日新聞的記者。”日本記者起身說,“剛才許小冉博士所述的內容在最近考古發掘的公開報道中有所披露,當然沒有許小冉博士表述得如此完整。我的問題是,唐王朝獲得了世人皆知的稀世珍寶‘和氏璧’,為什麼沒有史學記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