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奴隸營地(2 / 2)

蘇開陽心道,“今天我怎麼睡得這麼沉?”

他剛坐起身,忽覺得肩背一陣酸痛,但酸痛之餘又感覺精力異常充沛,蘇開陽想起他在伏牛鎮衝擊練氣第六層時,服用了一千顆後就是這種狀態(見第一百七十四章),不過當時有月影在身邊按摩擦汗,衣不解帶的服侍。這次沒人照顧,好在他的肉身已經過上一次的淬煉,現在雖然難受至極,但咬咬牙,騎馬走路還是可以堅持的。

蘇開陽起床出帳,帳外斥候和瓦剌族的戰俘正列隊完畢,眾人在穀地中圍成一個圈子,圈子中間是十多個瓦剌衛士正在用刀劍掘土挖坑。

蘇開陽找到老黃問是怎麼回事。

老黃道,“昨天晚上,你們都睡了,有個韃子的護衛找到我,求我把吉達的屍體按照瓦剌人的習俗葬了,吉達雖然是韃子,但人家也是條好漢,咱斥候最敬重好漢,我就應了他們。”

不多時,瓦剌衛士在地上挖了一個深坑,接著他們抬過一根粗壯的圓木,圓木中間早已被掏出一個人形的凹槽。

瓦剌人在地上鋪上一張上好的氈布,然後用氈布將吉達屍體裹好放在圓木中的凹槽內,吉達日常穿戴的衣物也被放入凹槽,接著瓦剌人用木板封住凹洞,再用鋼絲綁牢,隨後將圓木放入挖好的土坑中。

瓦剌人用土石將裝著吉達屍身的圓木掩埋後,數十個瓦剌男子騎上戰馬,縱馬在吉達的埋骨之地好一陣踩踏,直至踏成平地,眾人才下馬回到戰俘的隊伍。

整個葬禮還不到半個時辰。

眾人離開時,一匹雄健的青馬卻死也不肯離開吉達的埋葬之地,蘇開陽找人一問,才知那匹青馬正是吉達的坐騎,吉達的坐騎是一匹純種的雲中馬,良馬戀主,在場的瓦剌人和斥候都是懂馬愛馬之人,大家心中明白,即使將青馬強行帶走,它也會不吃不喝直至慢慢死去。

此情此景,蘇開陽不由想起在蜈蚣峽被月影擊殺的“野馬幫”胡人首領和他的白馬,那白馬當時也是對主人的屍身不離不棄。

正當這時,一名瓦剌男子突然一聲大叫,從一明斥候腰上搶過一把彎刀,上前一刀刺死青馬,眾人大驚,那瓦剌男子伏在青馬的屍體上嚎哭一陣,才被同伴攙扶回戰俘隊列中。

瓦剌族俘虜好一陣騷動才安靜下來。

蘇開陽偷看了一眼牡丹,見她雙目盈盈,一臉痛心之色。

後來蘇開陽和老黃才知道,那殺死青馬之人是吉達的馬夫,平時都是他負責照料青馬。

蘇開陽猜想,或許是此人不忍看青馬在難過中慢慢煎熬,才狠心痛下殺手。

剛走出山穀,眾人就見韃靼人的巨雕象小山一樣蹲守在穀口,原來那雕奴認得牡丹仙子,便想邀她同乘金雕返回瓦剌王庭。

牡丹叫住蘇開陽,問他要不要同行,蘇開陽卻想趁這兩日好好調教一下老黃剛劃給他的四匹雲中馬,這四匹馬均非純種,不難馴服,隻是要耗些功夫和時日。

蘇開陽婉言推辭了牡丹的盛情,繼而想起阿三昨夜給的新鮮果蔬,便分出一半送與牡丹仙子。

牡丹根本無需品嚐,一看就知道這些果蔬及其富含靈氣,是修士補充靈力的佳品,對這個“神通廣大”的師弟牡丹更是滿腹狐疑,這下她鐵了心,心道,“待回了百花山見到大師姐一定問個究竟,這家夥到底是什麼來頭?”

牡丹帶上昏睡中的圖雅,乘著韃靼族的金雕騰空而去,蘇開陽則隨著斥候隊押數百名瓦剌俘虜緩緩南行,第三日午時後,一眾人才回到位於無定河畔的瓦剌王庭。

無定河一戰,瓦剌左、右賢王被殺,大明韃靼聯軍俘獲瓦剌皇後雅諾、公主三人,皇子三人,紮那可汗、左右賢王和其他貴族的嬪妃、妻妾兒女以及平章以下官員加起來超過萬人,更有王庭內部眾四十餘萬全部歸降,瓦剌寶璽、金銀印信等物品也被聯軍獲取,隻有左賢王第三子帶數百人逃走,除此之外,聯軍還獲得了牛、羊、駝近百萬頭。

尤其讓明軍將士歡欣鼓舞的是,瓦剌王庭內還豢養著三十萬匹良馬!

聯軍雙方事前約定,攻破王庭,奴隸、牲畜和財物各取一半,也就是說明軍可分得十五萬匹軍馬。

大明一直缺好馬,雁南、雁北的明軍騎兵七拚八湊也隻有五萬多騎,有了這十五萬匹良馬,隻需三到五年,大明即可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

最高興的人莫過於明軍和韃靼族的兵士了,聯軍人數隻有五萬,瓦剌的戰俘卻有四十萬之多,算下來平均到每個兵士頭上能分八、九個奴隸。

即使韃靼的王公貴族和明軍的高級將領搶占不少青壯奴隸,但奴隸數量畢竟太多,普通的明軍和韃靼族兵士仍有很大的挑選餘地,更何況明軍和韃靼族出外掃蕩的萬人隊聞訊後,也不斷把新鮮的戰俘送到這裏來販賣。

此時無定河畔的瓦剌王庭已變成一個巨大的奴隸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