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吃什麼(3 / 3)

植物各種器官燒成的灰,多少也不同。例如草本植物的根和莖,燒成灰的重量,相當於幹物質的4%~5%。不同植物的葉子燒成的灰,多少也不一樣。馬鈴薯葉燒成的灰的重量,相當於幹物質的5%~13%;甜菜葉燒成的灰,相當於幹物質的11%~12%;蕪青葉燒成的灰,相當於幹物質的8%~15%。種子燒成的灰,約占幹物質的3%。

把各個植物器官燒成的灰再分析一下,我們又會發現,它們含有的元素成分也不同。在種子中,含磷比較多,對於以收獲種子為主的農作物來說,必須供給足夠的磷肥;在馬鈴薯、甜菜等肥大的塊莖和根中,含鉀比較多,這說明鉀對於地下貯藏器官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植物體內不僅有碳、氧、氫、氮,而且含有其他許多元素。它們都是植物需要的營養品。

有位叫諾浦的學者,經過許多次植物培養試驗,找到了一個“單方”。這個單方是2克硝酸鈣,0.5克硝酸鉀,0.5克硫酸鎂,0.5克酸性磷酸鉀,還有幾滴含有鐵的化學藥品與7000克水。把植物栽在用這個單方配成的藥水裏,不需要土壤,也不需要再加別的肥料,就可以生長得很好,而且能開花結果。這些藥品中含有7種元素:氮、磷、鉀、鈣、鐵、鎂、硫,再加上構成水的氫和氧,還有二氧化碳氣中的碳,恰巧是10種。

這些元素,對植物來說,是一種也不能缺少的。缺少了,就發育不好,還會生病。比如,植物缺少氮,葉子就會發黃,莖長得很細,果實結得很小。植物缺少磷,它一定是個小矮個兒,而且葉子容易脫落,果實成熟很晚。植物缺少鉀,葉子幹枯,根又細又短,種子很小或者根本不結種子。

你看看,這些化學元素對植物來說是多麼重要啊!

對於一般植物來說,有了這十種元素就夠了。但是有些植物還需要一些別的元素。你吃過海帶嗎?那裏麵含有碘。竹子很堅硬,那是因為含有矽的緣故。土壤中含的硼雖然不多,但是如果沒有硼,向日葵就不能很好生長。如果土壤中缺少鋅,柑橘的葉上就會出現花斑,玉米就會出現“白芽”。植物需要的鉬極少極少,含量隻有百萬分之一;但是,萵苣如果缺少鉬,產量就會降低60%。也有一些植物可以少要一兩種元素,例如蘭草,就不需要鈣;蘑菇,就不需要鐵。

不同植物所需要的各種元素的量也不一樣。大白菜需要的氮比較多,磷可以少些;馬鈴薯需要的鉀比較多,氮可以少些。山東農民有句諺語,叫做:“麻餅瓜,豆餅花,灶坯炕土種地瓜。”西瓜喜歡芝麻餅肥,棉花喜歡豆餅肥,而地瓜(白薯)喜歡灶坯炕土做肥料。你看,它們的“胃口”還不一樣哩!

知道了各種植物含有哪些成分,每一種成分有多少,就能掌握各種植物的“胃口”。掌握了各種植物的“胃口”,就可以給它們準備豐美的食物,使它們長得壯壯的。

人們給植物準備了三類“食品”:一類是有機肥料。糞肥、廄肥、綠肥、河泥等,都是有機肥料。這些肥料的肥效長,可以在比較長的時間裏供給植物吸收。人們給植物準備的第二類“食品”是化學肥料。這是一種速效肥,施肥以後見效很快。硝酸銨、硫酸銨、過磷酸鈣等都是化學肥料。二類是細菌肥料。細菌能做肥料?細菌本身不是肥料。可是它能在土壤裏製造肥料。比如根瘤菌,它可以從空氣中吸收氮氣,製成氮肥。此外硝化細菌、硫化細菌、磷細菌等都是“生產”肥料的能手。

俗話說:“莊稼要好,肥料上飽。”人們給植物“吃”足了肥料,它們也就會給人們製造更多更好的食物。

但是,如果你以為植物能把一塊硬邦邦的鐵或碳給吞下去,那就錯了。這些元素必須與其他元素結合成化合物,溶解在水裏,才能被植物吸收,製造成各種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