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 中(1 / 1)

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不斷增強,對封建王權日益不滿。國王查理一世在1629年解散了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議會,1640年4月為籌集軍費重開議會,議會拒絕征稅而被再次解散,11月召開新議會,議會和國王的矛盾激化,1642年1月國王逃離倫敦,糾集保皇黨軍隊於8月22日挑起內戰。而這時的中國,大明的海外殖民已經開始了。

首先是東南亞,高麗,越南,暹羅,緬甸等國先後臣服於大明。由於是佛祖誕生之地印度,而且東印度公司已經開始了對印度的滲透,所以大明未對其染指。大明開始轉向中東,但中東地區的沙漠對大明的統治者興趣不大(當時的人也不會想到那裏有石油,當然也不知道石油的用途,所以就算是白給他們也沒用),殖民艦隊到達了東非。

東非也同樣令大明的皇帝失望,到是各種珍奇的動物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心,獻給了皇帝。最後,連黑人也被當作宮廷玩偶一同敬獻給了皇帝。就在人們準備繼續向前前進時,鑽石被發現了!殖民軍開始了在非洲的行動,繼續向前進軍。

1644年1月,蘇格蘭盟軍和議會軍收複約克郡,5月與克倫威爾指揮的東部盟軍會師,6月克倫威爾收複林肯郡,7月2日議會軍與前來救援約克城的王軍主力進行了馬其頓荒原會戰,王軍遭克倫威爾部迂回,議會軍獲勝,此戰後議會軍掌握了戰略主動權。1645年,議會組建以克倫威爾為首的新模範軍,同年4月議會軍進攻王軍總部,6月在納斯比會戰中殲滅王軍主力,6月攻克王軍總部牛津,查理一世被捕,1647年議會軍攻占王軍的最後據點哈萊克堡。與此同時,明軍來到埃及,遭遇到埃及軍隊的頑強抵抗,明朝向非洲增兵。

第一次內戰後議會和議會軍內部不和,1647年11月,查理一世潛逃,1648年2月,保皇黨發動叛亂,內戰再次爆發。議會各黨派重新團結起來,5~7月議會軍連戰連勝掃蕩保皇黨軍。1648年4月蘇格蘭忽然倒戈向倫敦進攻,克倫威爾迅速北上於8月在諾丁漢向蘇格蘭軍發動突襲,蘇格蘭軍來不及集中兵力被各個擊破。第二次內戰結束。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處決,英國宣布為共和國。這時,明軍已經全麵占領埃及。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鄭和航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