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 上(1 / 1)

公元1337—1453年,英法兩國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戰爭性質從封建王朝混戰變化到侵略與反侵略,其結果可謂完全違背了英法王朝統治者的預料。

中世紀,英國諸王通過與法一係列聯姻,均成了法國諸王大片領地上的主要封臣。1346年,英王愛德華三世終於提出要求享有全部法蘭西王國的繼承權。1328年,法國卡佩王朝絕嗣,支裔華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繼位,英王愛德華三世以卡佩王朝前國王腓力四世外孫的資格,爭奪卡佩王朝繼承權。1337年愛德華三世稱王法蘭西,腓力六世則宣布收回英國在法境內的全部領土,派兵占領耶訥,戰爭遂起。

這場戰爭除王位繼承原因外,還為了爭奪在法境內的富庶的佛蘭德爾和阿基坦地區。這個地區與英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聯係。法國於1328年占領該地,英王愛德華三世遂下令禁止羊毛向該地出口。佛蘭德爾地區為了保持原料來源,轉而支持英國的反法政策,承認愛德華三世為法國國王和佛蘭德爾的最高領主,使英法兩國矛盾進一步加深。

1428年,她3次求見王太子,陳述她的救國大計。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貞德以“戰爭總指揮”的頭銜。她全身甲胄,腰懸寶劍,捧著一麵大旗,上麵繡著“耶穌馬利亞”字樣,跨上戰馬,率領3000—4000人,向奧爾良進發。奧爾良已被英軍包圍達半年之久。貞德先從英軍圍城的薄弱環節發動猛烈進攻,英軍難以抵擋,四散逃竄。4月29日晚8時,貞德騎著一匹白馬,在錦旗的前導下進入了奧爾良,全城軍民燃著火炬來歡迎她。奧爾良解放之鍾聲敲響了!貞德率領士氣高昂的法軍,迅速攻克了聖羅普要塞、奧古斯丁要塞、托裏斯要塞,敵人聞風喪膽,聽到貞德的名字就嚇得發抖。人們高唱讚美詩,歌頌貞德的戰功,稱她為“奧爾良姑娘”。5月8日,被英軍包圍209天的奧爾良終於解了圍。奧爾良戰役的勝利,扭轉了法國在整個戰爭中的危難局麵,從此戰爭朝著有利於法國的方向發展。接著,貞德又率軍收複了許多北方領土。貞德已經變成了“天使”,人們到處都在歌頌她,稱她是“聖人”。國王賜給她大量財帛和“貴族”稱號,她都拒絕接受,決心繼續完成解放法國的事業。

但是,宮廷貴族和查理七世的將軍們卻不滿意這位“平凡的農民丫頭”影響的擴大,他們害怕人民比害怕英國人還厲害,便蓄意謀害貞德。1430年在康邊城附近的戰鬥中,當貞德及其部隊被英軍所逼、撤退回城時,這些封建主把她關在城外,最後竟以4萬法郎將她賣給了英國人。貞德寧死不屈,她說:“為了法蘭西,我視死如歸!”1431年5月29日上午,貞德備受酷刑之後在盧昂城下被活活燒死,她的骨灰被投到塞納河中。死時,貞德還不滿20歲。

1453年,法國滅亡,英國開始了對法國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