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可能!”謝遷連忙表態,“在下深受陛下和娘娘的看重。怎會做出刺殺太子的事!況且江南流失土地的百姓越來越多,事態日益嚴重,朝廷早晚要想對策。”
《大明皇家日報》連篇報道江南女子賺錢養家的新聞,江南人成為茶前飯後嘲諷的對象。有不少人剖析這一現象背後的深意,點明江南士紳官商聯手兼並土地兼的真相。江南官員飽受輿論的壓力。
謝遷再也無法掩耳盜鈴。
李東陽觀察謝遷臉上細微的表情,算是相信了他的話。李東陽提點:“陛下的萬壽節快到了,太子想把畫當壽禮呈上。於喬與其把《五牛圖》送給太子招人懷疑,不如在萬壽節時送給陛下。太子隻聽陛下一人的話。”
“謝李公提點。”謝遷茅塞頓開。
李東陽剛開解好謝遷,轉頭就聽到曾鑒的求救聲。
“李閣老可要幫幫我們工部呐!”曾鑒拿著圖紙唉聲歎氣。
太子隻可遠觀,不可近距離接觸。曾鑒以前對太子的觀感非常好,可在太子手下做事後,好感很快被磨光。這份圖紙他們改了五版,太子每次都會挑出毛病。
掃了眼圖紙,謝遷同情地,“曾大人千萬不要在太子心情不好的時候求見。”
太子不開心的時候,一定會讓別人比他更不開心。沒見太子監國後,京師的紈絝子弟低調了很多。就怕政務纏身的太子遷怒他們。瞧瞧被太子弄到河套的勳貴子弟,各個忙成陀螺。京師隻留下他們的傳,極難見到他們的身影。
“不好啦!”有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跨入集義殿報信,“江彬率領幾百府軍前衛衛士出宮。”
正在品鑒《瞻近帖》的禮部尚書傅瀚眉凝糾結,語氣裏透漏了一絲擔憂,“今日皇後在坤寧宮召見江彬,商討順義郡主的婚事。太子怎麼會在此時把江彬派出去?”
“江彬是太子的心腹,會不會是萬兩銀子的懸賞有了眉目?”劉健猜測。
集義殿氣氛一下子凝結。刺殺案查到現在,還缺了把茶馬商人、衛所高級武將、白蓮教、太監聯係在一起的關鍵一環。太子懷疑他們文官,他們暗中也在推敲誰會幹這事。
江彬被穀大用叫走,坤寧宮眾人麵麵相覷。
高太淑妃擔憂地問張皇後:“順義的婚事不會再有反複了吧?”
張皇後寬慰:“太淑妃寬心,這明江指揮僉事是照兒的左膀右臂。江指揮僉事官路暢通,順義將來的日子也會過的很好。”
“希望如此。”高太淑妃勉強笑了笑。
張皇後也想到了高價懸賞的事。鳳目在坤寧宮的宮女、太監臉上掃視。福泰的衣服上被人撒下毒物試圖暗害太子,下毒之人用心險惡!隻抓了幾個宮女,背後一定還有別人。
她曾與李榮合謀從內府撈銀子。事情敗露後李榮被處理,她逃過一劫。從此後她防著李榮報複,李榮的人不可能有機會接觸福泰。而錢能常年在外鎮守,手腳還伸不到她的宮裏。
宮裏下毒之人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