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壽目送陳寬捧著《清明上河圖》離開。
“又把本宮給父皇的壽禮拿走。”朱壽趴在桌上無力地詢問楊慎,“用修,你本宮送什麼好?”
司禮監一定在報複他。祁門紅茶被戴義搶先獻給便宜老爹,陳寬又借口《清明上河圖》用宮中藏品《瞻近帖》換來的取走。一個月後就是便宜老爹的萬壽節,留給他準備壽禮的時間不多了。
楊慎用無比敬重的目光仰望他:“要不殿下作一首詩送給陛下?”
“作詩的事情交給你。”朱壽表情認真嚴肅。
楊慎搖動雙手推辭:“臣可沒資格替殿下作詩。殿下,您昨個兒唱的詞意境深遠,絕對能流芳百世。我打電話告訴爹,爹連聲誇讚,還讓我向殿下多學學。”
朱壽突然覺得牙疼。
幸好求見的工部尚書曾鑒把他從尷尬中解救出來。
“殿下,這是棋盤街的規劃圖紙。”曾鑒陰著臉打開圖紙讓朱壽核查。
朱壽邊瞧邊問:“曾大人臉色不佳,遇到什麼煩心事了?”
和官員打了半年多的交道,朱壽對他們的行為有所了解。由於官員私下見他的機會不是很多,所以每次麵見官員,要從他們的動作、表情、語言挖掘深意。好像猜謎題一樣,給朱壽‘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
曾鑒臭著臉:“百姓得知朝廷要把大明門前的空地改造成棋盤街,認為我們當官的是想堵住百眾言路,防止他們再次聚會抗議。”
“百姓是最可愛的人。”朱壽嗬嗬一笑。如果沒有他的人在暗中鼓動百姓聚會,又在聚會時維持秩序,哪裏能造成那種震撼人心的場麵。
“惡念值+1。”
曾鑒心中腹誹:別以為我們不清楚聚會背後有您的手筆。論煽動人心的能力,太子殿下是當仁不讓的下第一。
朱壽指指圖紙上缺少的管道:“下水道、汙水管、水管、通信官道、電線管路、沼氣管道統統沒有設計。本宮強烈建議工部邀請內行廠專家講課,提高你們與時俱進的能力。”
曾鑒憋紅了臉。別以為他不知道,內行廠的骨幹都是被官員們踢出去的傳奉官。讓他們看不起的傳奉官給大家上課,豈不是找人打臉?
曾鑒出了門拐到隔壁的集義殿,找李東陽李閣老想辦法。
自從太子騰出集義殿作為內閣專屬辦公房後,集義殿成了高品級文官的聚集場所。打上傳心殿大庖井的井水,泡一壺好茶,高官們能圍坐在一起聊整個下午。
李東陽把書聖王羲之的《瞻近帖》放在集義殿,引得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李公,殿下手下《清明上河圖》後真的答應不追究徐家的麻煩嗎?”謝遷第三次發問。
李東陽好脾氣地把話重複第三遍:“殿下很爽快地答應了。殿下一不二,絕對不會信口開河。”
謝遷深思熟慮後發問:“在下家中有一副從元太子手裏流出的《五牛圖》。若是送予殿下,是否會讓殿下高興?”
李東陽微微一愣。竟然連謝遷也在太子的淫威下屈服了。“於喬沒牽扯入刺殺案吧?”李東陽用隻有他們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