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高強度的勞動改造、思想改造,死士們深刻意識到:他們隻有跟隨太子一條路。
朱壽利用度娘的知識,圈定幾個適合箭毒木生產的地方。把人派出去暗查,花費半年時間,最終在雲南發現蛛絲馬跡。對方的收尾工作做的很到位,死士們隻找到零散的證據。
朱壽用心腦速算能力層層剝離線索,發現錢能的嫌疑最大。
沒證據怎麼辦?
非常時刻,行非常之事。
沒證據就製造證據。
自從林廷玉死在錦衣衛詔獄,詔獄內部加強了防範。錦衣衛審訊的手段瘮人,把錢能送進去一定能得到有用的線索。
朱壽轉過身,平靜的目光掃視殿中眾人。諸位官員或驚訝,或冷靜,或了然,依舊沒發現可疑之人。
“字畫珍寶交還內庫,金銀充國庫……”弘治帝快速了結貪汙案。太監是皇帝的家奴,家醜不可外揚,還是讓東廠秘密調查的好。
處理完家奴,在朝臣強烈抗議的眼神下,弘治帝躲回乾清宮享清福。
文華殿簡短的晨會結束,朱壽辦公房外難得沒有求見的官員。今日大朝,很多雙眼睛看出太子糟糕的情緒,沒人會上門找虐。
朱壽來到廣播室,同時打開朝廷、京師兩個喇叭。
“昨日超市五成以上的貨物被買空,本宮遵守約定在此高歌一曲。”朱壽低沉的聲音在京師上空響起。
官員悚然,太子的聲音蘊含壓抑的情緒,會不會出聳人聽聞的話語吧?
內閣、軍機處大臣疾步走向廣播室,隨時做好準備搶話筒。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蒼涼的詩句、高亮的歌聲,矛盾中別有韻味。
身為茶陵詩派的開山人,李東陽讚不絕口。
三朝元老劉健摸著胡子輕歎。
英國公等老臣聯想到自身遭遇,忍不住唱和。
“是非成敗轉頭空~”弘治帝反複嘟囔這句,精神有些恍惚。想到時候萬貴妃給他造成的傷害,長大後卻不得不大度原諒。
很多官員拿書寫筆抄錄歌詞,路上的行人止住腳步。
詹事府苦笑。太子文采斐然,今晚的《詩》該怎麼教?
楊慎用崇拜的眼神凝視朱壽。
朱壽打了個寒顫,匆匆了句話結束廣播。
“本宮出一萬兩銀子,懸賞刺殺事件主事者的線索。”
輕輕的一句話,讓毫無準備的眾人大腦的停頓思考。
“惡念值+1……”
逃離楊慎的朱壽長出一口氣,希望借助金錢的力量能讓他找到線索。就算找不到,巨額懸賞也能讓幕後人心驚膽戰。
“爺,死士已經找到羅清。”穀大用回稟。
朱壽大笑一聲,從匣子裏抓了把銀票給穀大用。“讓高伴伴出麵支持羅清創辦羅祖教。讓羅清到山東傳教,搞些團結互助的把戲,時而用捐助的名義給教徒送東西收買人心。一定要讓白蓮教的信徒轉信羅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