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子!”弘治帝放下茶杯,一把拉扯起兒子。
他忍住沒問兒子跪的疼不疼。一見兒子皺著眉頭揉膝蓋,長歎一聲,把兒子拉到身邊坐下。
罰兒子在地上跪半時辰,已經是弘治帝對兒子做出的最大懲罰。就這麼一個寶貝兒子,弘治帝恨不得捧在手心寵。外界推測弘治帝對太子發怒,根本不可能存在。
弘治帝慈愛地摸摸兒子的頭:“生氣了?”
“不是生氣,是非常的失望。一群扶不起的阿鬥!”朱壽磨牙。
弘治帝哈哈大笑:“如果人人像照兒一樣文武雙全,父皇會睡不著覺的。”
朱壽唉聲歎氣:“父皇,孩兒把滿朝文武都得罪了。”
“照兒有自知之明,不虧是朕的兒子。”弘治帝欣慰地道。
朱壽嘴角一抽,見過寵孩子的,沒見過這麼寵孩子的。
弘治帝趁機教育兒子:“你想要取締武職承襲,透露出去一絲口風,就招致暗殺。你還堅持想提高宗室地位嗎?”
朱壽重重一哼:“國庫每年支付給宗室俸祿龐大,怎麼能讓宗室隻吃白飯不幹活!”
“不知道你倔強脾氣像誰!”弘治帝敲敲兒子的額頭。
朱壽嘿嘿一笑:“肯定像父皇。父皇的脾氣被現實磨平。如今父皇給孩兒創造條件,孩兒才可無所顧忌的倔強。絕對不向惡勢力低頭!”
“臭子,你才是大家眼中的惡勢力!”弘治帝頓時神清氣爽。兒子的馬屁拍得很到位。
太子被傳喚到禦書房,朝政卻不可暫停。次輔李東陽主持當日的文華殿會議。
“三法司修訂《問刑條例》,若大家無異議,今後作為常法。”李東陽。
刑部尚書閔珪提議:“既然作為常法,在下建議把《問刑條例》刊登在報紙上,讓百姓們都知道。想要百姓遵法守法,首先要讓他們知法。”
“百姓中識字的有幾人?”吏部右侍郎吳寬嘲諷,“難不成閔大人讚成簡化字?”
王瓊反唇相譏:“吳大人這話變相承認了簡化字易於學習。”
“一碼歸一碼。現在商議《問刑條例》,不要轉移話題。”李東陽敲敲桌子。
坐在李東陽身邊的謝遷表態:“《問刑條例》作為《大明律》的補充條例,還需陛下首肯。殿下畢竟年幼,怕是無法在此事上做主。英國公覺得呢?”
“此事定是要陛下做主。”愁眉不展的英國公僵硬著笑臉。
太子在廣播中的話讓英國公憂心如焚。在場的人都有一顆七竅玲瓏心,雖然太子沒指名,文官們已經猜到刺殺和武官勳貴有關,他們樂得看笑話。
吳寬輕笑:“今日出了此事,太子不可能繼續監國。”
“吳大人到時太子做錯了何事?皇宮隻有太子一位皇子,才能讓殿下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能聽到太子的肺腑之言,是我等的幸事。”李東陽正色道。
吳寬一時語噎。
王瓊很想給李閣老豎起大拇指。太子殿下口出狂言,李閣老都能給圓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