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閉門思過3(2 / 2)

朱壽輕笑:“本宮信老師。老師也定然無法拒絕培養千古一帝的好事。可本宮自信能把清寧宮建好。”

知道京營占役的事情,他更要堅持做這件事情。把保家衛國的軍隊當工匠使用,簡直匪夷所思。他怎能看著大明的基石在他眼前崩塌?

楊廷和深深注視著站在夕陽下自信微笑的孩子。大明有這樣一位太子,不知是福還是禍。

英國公張懋收到楊廷和親筆寫的書信,內心的澎拜無法用言語表達。楊侍讀重點著墨描述太子得知京營占役後的行為表情,讓他看到重振軍威的希望。

張家沐浴皇恩,對大明忠心耿耿。但土木堡之變後,勳貴武將完全被文官壓製。看著京營從成化朝開始敗落、九邊重鎮內部危機重重,他毫無辦法。

弘治帝身體虛弱不喜動,在軍事上一言難盡。太子殿下曾在朝上悲呼軍部把殺敵4人當成大捷宣揚,讓他看到大明的希望。

太子要一軍戶而已,英國公連夜讓五軍都督府辦理。對於太子送的青菜,英國公笑納,並沒有當一回事。京城內不少達官貴人興建地窖火炕種菜,英國公府也有。

內侍走後,張懋背著手來回踱步。思考再三後召來孫子張侖:“難得陛下讓太子出宮,你明日就去皇莊陪太子。”

“是,孫兒領命。”

詹事府侍讀侍講回到京城後,把太子殿下欲以一己之力重建清寧宮,不給匠人請封傳奉官的誓言,以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詩宣揚出去。

從衙門歸家的大臣們到處串門,談論太子爺‘蚍蜉撼樹’的舉動。朝廷和內廷都無銀承建清寧宮,太子爺放出大話。聯想內行廠短時間賺得的銀子,他們紛紛猜測太子爺哪去弄0萬兩。

“塑料製品都是幾十文1個,內行廠的匠人工錢給的高,招賢榜又需要花一大筆。太子爺手裏應該沒多少銀子。”有官員。

有人猜測:“胡大人曾賣5兩的書寫筆套裝成本需要1兩。塑料瓶的成本不定隻有幾文錢。”

“那也不可能賺0萬兩。內承運庫真的沒銀子了。我聽內行廠的劉瑾,把陛下早先撥過去的萬兩還給內承運庫。”

三位內閣閣老在意的則是另一件事情。

“劉公,太子爺送的菜葉子是綠色的。”心細的李東陽提醒。

劉健愣了愣:“確實如此。難不成太子爺送此物有特別的用意?”火炕暖房在室內,種植的菜發黃,多是韭黃一類,極少有綠葉菜。

謝遷皺著眉頭。“縱觀太子在杜仲一事上的作為,總覺得其中大有乾坤。太子激怒劉公定下賭局,到辦內行廠、推廣書寫筆套裝,等我們幾人反應過來時,杜仲膠已成不可抑製之事。

我們想法子弄走太子手上的銀錢,太子卻要重建清寧宮。突兀出現的青菜,和當時的書寫筆套裝有異曲同工之處。可是這次的‘杜仲’又是何物?”

坤寧宮中,弘治帝和張皇後正在用膳。

弘治帝夾了一筷碧綠色的青菜放到皇後碗裏,溫柔地,“這是照兒孝敬的。”

張皇後放下筷子冷冷一笑:“我聽那個逆子放下狂言,要為太皇太後重建清寧宮。逆子認為陛下動用京營給我娘修房是公器私用。這是閉門思過的態度嗎?陛下就不準備管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