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外,這孩子的母親已經等在了這裏。
“吳李氏,你這孩子與本王有緣,日後便跟在本王身邊,每三日本王會派人將他接到王府中,本王會好好待他的”
“謝殿下”
那吳李氏聽到朱權這麼,連忙拜了下去,朱權趕緊伸出手來虛扶了一下她。
出門拜佛拜出一個義子來,倒是讓朱權有些感歎人的緣分,不過那孩子他卻是看的喜歡。
要藩王收義子倒也不算是什麼不合身份的舉動,畢竟洪武帝就是一個非常喜歡收義子的人,去年逝世的黔寧王沐英正是洪武帝在稱帝前收的義子。
離開永安寺之後,朱權讓秦虎伴他一起回王府。
回到王府之後,朱權請秦虎坐下而後道:
“這些日子,朵顏三衛可有動作?”
“回稟殿下,朵顏三衛最近倒是老實的很”
朱權聽完沉吟了下而後道:
“此次出征,大寧都司實力大損,朵顏三衛雖現在還老實,但是那些人都是狼子野心之輩,必須要想個法子再震懾一下”
“不知殿下準備如何做?”
“本王準備下個月帶著大寧前衛和大寧中衛前往朵顏三衛”
“殿下不可!”
著,秦虎竟是向著朱權拜了下來
“殿下,您既知朵顏三衛狼子野心,又為何要以身犯險?更何況殿下此時帶著大寧前衛和大寧中衛前往朵顏三衛,那這大寧便是空了!”
大寧五衛之中左、中、右三衛乃是朱權的親軍,而大寧平日裏的防衛便是大寧前、後兩衛負責,大寧後衛跟隨朱權出征被重創,眼下這大寧城的內外防務都是由大寧前衛在負責,若是朱權帶走了大寧前衛,那麼大寧的防衛稱得上空虛了。
聽完秦虎的話,朱權也覺得有些道理,但是在朱權想來,自己在年前必須要去一下朵顏三衛。
幾個月前朱權就藩大寧,在大寧城外校閱親軍便邀請了朵顏三衛,但是上次朵顏三衛來的人並不多,總共就來了一百多人,而這一百多人來得快去的也快,對於朵顏三衛的具體情況,朱權還是看不透。
而大寧地處北方,眼下已是八月,若是等兩個月,那麼草原上降了第一場雪之後,這路便不好走了。
因此現在前往朵顏三衛的話,最遲九月低,朱權便能夠返回,到時候便能趕在草原上落雪前返回大寧。
當然明年也可以去朵顏三衛,但是明年便是洪武二十七年了,留給朱權的時間並不多,知曉了一些將會生的事情之後,對於朱權來便是時不我待。
“那本王就隻帶大寧中衛前去便是”
“殿下,這更加不可啊!朵顏三衛雖隻編了三個衛所,但是內中部落青壯不在少數,三衛動員起來足有三萬以上人馬,若是對殿下不利,這…”
“嗬嗬,秦大人多慮了,朵顏三衛眼下哪來的膽子對本王不利,朵顏三衛始終是大寧的一根刺,若是不能擺平朵顏三衛,日後大寧都司又豈能集中力量對付北元”
秦虎心中大駭
“殿下,難道您還要對北元用兵?”
朱權笑了笑擺了擺手道:
“哪裏,隻是防範於未然而已”
聽到朱權這麼,秦虎的神情舒緩了不少
“既然如此,那麼殿下不妨到月底再去朵顏三衛,都司這邊先給朵顏三衛知會一聲”
“可以”
秦虎要先知會朵顏三衛,朱權想了想便也同意了。
等到秦虎走後,朱權回到了承運殿,他的案上擺了許多的文件和一些準備上呈到京師的奏折。
請求朝廷賞賜撫恤的奏折早已呈了上去,但是除此之外,大寧還有不少需要朝廷援助的地方。
比如經此一戰之後,大寧都司內兵丁缺口巨大,很多軍戶家中一時沒有壯丁填補缺口,這樣一來勢必要朝廷同意大寧都司從民戶中劃出一些丁口到衛所中,另外戶口不足部分,朱權希望朝廷向大寧都司境內安排移民。
除此之外,朱權還上了奏折請求朝廷在大寧都司增設衛所。
新城衛已經垮了,即便眼下開始重建,沒有數年之功卻是完成不了的,而大寧都司地廣人稀,若想此次殘劇不會再次上演,那麼增加衛所便是必然的了。
當然,大寧雖是地廣人稀,但並非都是荒蕪之地,很多都是豐饒之地,可耕種可放牧,缺的不過是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