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還燕王人情(1 / 2)

想了好一會,洪武帝最終還是同意先押解三十萬銀子給戶部,而後由戶部再出價值三十萬兩的錢物送到大寧犒賞三軍。Ww WCOM

雖這樣一來,之前對錦衣衛的計劃要更改一些,不過好在查抄藍玉一黨所得頗為豐厚,除了五十多萬兩的銀子還有金子、珠寶等,這些東西交給錦衣衛倒也能揮不的作用。

戶部得了洪武帝的聖旨自然是皆大歡喜,戶部上下人人鬆了一口氣。

當然,有一個人不高興,很不高興!這個人就是錦衣衛指揮使蔣瓛。

在藍玉大案中,蔣瓛和錦衣衛揮的巨大的作用,不僅預先察覺到了藍玉一黨的陰謀更是在之後安排人手收買了藍玉的身邊人,要不然洪武帝這邊豈能勝的這般容易。

而為了獎賞錦衣衛,洪武帝也確實過,要將此次抄家所得調撥一些給錦衣衛,而在蔣瓛的請求下,洪武帝也是答應了調撥錦衣衛的財物都是現銀。

金子、珠寶、古玩字畫等物雖好,但是在蔣瓛看來都沒有現銀好,畢竟錦衣衛行走四方,遍布耳目,難道讓錦衣衛拿著那些金子和珠寶去安插眼線嗎?那樣豈不是將自己都暴露了。

畢竟明朝普通人還是以銅錢為主,銀子雖大家用的少但起碼還是有不少人能夠拿出來的,但是你要是大庭廣眾下拿出金子和珠寶,那勢必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這金子要是從後世來,那就等同與支票一般,人家買東西都是用銅錢(零錢)、銀子(大額鈔票),偏偏你去買東西要用支票,人家能不能找開是一回事,本身你掏出支票的時候就與錦衣衛一貫要求的低調原則相違背了。

“這可真是…”

在錦衣衛衙門堂上,王勇聽到洪武帝下令調撥銀子給戶部之後,臉上露出了苦色,而坐在他上的蔣瓛臉色比他更黑。

“去,讓下麵的人看著點,最近國朝用度緊張,是不是戶部裏麵有人在損公肥私,一定要查清楚!”

這件事情來也怪不得大寧都司,畢竟人家打了勝仗本身也死了不少人,撫恤賞賜也都是應當,但是提出調撥銀兩的戶部自然被錦衣衛恨上了,而錦衣衛最拿手的不就是監察官吏嗎,既然如此蔣瓛便決定好好查查戶部,報這一箭之仇。

戶部上下恐怕也沒有想到,因為這件事情,他們居然會被錦衣衛給盯上了,要是知道了,肯定是後悔不已,畢竟自古以來掌管錢糧的官吏有幾個手中沒有沾上點葷腥。

其實朱權向戶部要求調撥六十萬兩的錢物也不是獅子大開口,大寧諸衛除了大寧前衛和大寧中衛之外,其他各個衛所都參與了此戰,十二個衛所上下六萬多人需要賞賜,而在六萬人中又有萬餘人陣亡。

這些將士雖是陣亡了,但是每年該給的俸祿還是要給這些將士家中的,軍戶家中有兒子承襲軍職的話,那麼自然是全額放俸祿,若是家中兒子尚幼,那麼便放其父生前俸祿的一半,等這個兒子成人之後再全俸祿,如果軍戶家中沒有兒子承襲軍職的話,那麼其妻女每月依舊按照領取將士生前的俸祿,三年後再減半給予終身,這叫做“優養”。

至於殘疾的將士,殘疾之後每月會得到三石的祿米,這祿米會一直放十年,若是十年之後沒有找到人承襲軍職的話,那麼便會變成平民,祿米便不了。

當然這些是撫恤,至於賞賜的話,朱權之前下令的一個蒙古韃子人頭賞賜五兩,此戰明軍共殺了近四萬蒙古人,這便是二十萬兩銀子,而俘虜的一萬多蒙古人也都算一個五兩,加起來便是二十五萬兩銀子。

另外此戰大勝,犒賞三軍還需要近十萬兩的銀子,至於大同三護衛和燕山三護衛出兵來助戰,他們的賞賜自然也都要從朱權這裏出。

至於安置那些蒙古俘虜、重建新城衛以及填補大寧都司的損耗等等,六十萬兩銀子基本上都有用處。

當然,朱權也耍了個心眼。

本來此次朱權下令出兵作戰攻打克汁旦部,那麼查幹諾爾河一戰不提,攻打克汁旦部一戰的花費,朱權的寧王府是要貼補一半的,但是朱權也都報了上去。

畢竟在朱權想來,自己打了這麼一個勝仗,朝廷裏麵總不能虧待了自己,再者朱權此戰可是繳獲了北元汗庭的蘇魯錠,那杆據是鐵木真流傳下來的蘇魯錠要是送到金陵,朱權還真不怕洪武帝會不掏銀子。

除此之外,朱權還上了折子給金陵,請求洪武帝在大寧都司增設衛所,不過此時朝廷還沒有消息傳來。

那些蒙古人的處理倒也好辦,朱權挑出了俘虜中有些身份地位的韃子送到金陵獻俘之外,其餘的都給各衛為奴了。

至於大寧都司各衛空下來的軍戶,經朱權請求之後,朝廷除了允許大寧都司在境內民戶中劃入之外,再從山西、河北等地移民填補大寧都司的軍戶缺口。

山西大移民始與洪武三年,因山西人口乃是北方之冠,而中原以及北方因多年戰亂人口稀少,因此為了填補各地人口,便從山西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