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朝鮮貢女(1 / 2)

沒幾人,幾個在京師的國公便代表勳臣們一同前往東宮探視朱標,同時在京各大勳臣們府上更是紛紛出動前往寺廟之中為朱標祈福,同時出資修繕寺廟。 WwWCOM

勳臣們的動作,洪武帝通過錦衣衛也是得知了,對此,洪武帝甚至還讚揚了勳臣們一番。

不管洪武帝往日裏與朱標曾經以政事生了多少衝突,朱標始終是洪武帝選定的儲君,從來都沒有打算更換過。

不過顯然,上從來不會因為人們的虔誠而改變自己的心意。

臘月之後,朱標的病情更重了,眼下基本都是病倒在床榻,更不用是下地行動了。

因為朱標的病情,就連正月的大朝會,朝堂之上都沒有多少喜慶。

而對朱權他們而言,朱標的病情始終不見好,這些皇子們的心頭也都擔憂著。

朱標對這些皇子們往日多有照顧,在臘月的時候,幾個稍微年長的皇子還前往東宮拜會,但稍後隨著朱標病情的加重,皇子們即便有心前往東宮探視,也都被東宮方麵婉拒了。

這一年的三月生了一件大事,在大明東北,傳國四百餘年的王氏高麗被李成桂取代,對於李成桂,洪武帝是不滿的。

與洪武帝不同,洪武帝乃是貧困起家而後驅逐胡虜席卷下,得國之正,史所罕見。而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乃是權臣篡位。

洪武帝建國之後大力提倡儒學,父子君臣、禮儀倫常再次成為了大明的核心價值觀,而李成桂的舉動無疑是與洪武帝提倡的相駁。

當然,洪武帝對王氏高麗也沒有好感,洪武二十一年,高麗國王王禑以及權臣崔瑩密謀進攻大明遼東,而任命的統軍將領正是李成桂。

不過這李成桂乃是一個聰明人,大名如日初升,軍威遠播四海,再加上其統帥大軍過了鴨綠江之後因為糧草不濟,軍中怨聲四起。

臨機應變的李成桂當即動兵變而後推翻了高麗國王王禑。

經過數年清洗與穩固,李成桂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之後,便著手進行篡位。

為李成桂兵變之時便派人前往了北平,當時在北平主持北麵大局的是燕王朱棣,李成桂上貢了不少珍寶取得了朱棣的好感。

而朱棣也正是第一個在朝中為李成桂話的人。

對於北麵的情況,洪武帝基本上是交給朱棣處理的,在得知李成桂要篡位之後,縱然洪武帝心有不滿,但還是聽從了朱棣的建議,默許了。

李成桂登基為朝鮮國王之後,便立即派人前往金陵向大明進貢,而後以大明屬國自居。

大明威加海內引得朝鮮稱臣,也是讓京師內因朱標病情緊張萬分的氣氛緩和了幾分。

“我十七弟,怎麼還在這呢,這,跟十三哥看看熱鬧去!”

一日下學之後,朱權還在大本堂之中收拾東西便見朱桂來到朱權身邊大聲道。

聽了朱桂的話,朱權有些莫名其妙,現在這宮中哪有什麼熱鬧可看。

看到朱權一頭霧水的樣子,朱桂臉上神秘的笑了笑

“走,走,十三哥可不會害你”

著朱桂拉住了朱權,見此朱權也就順水推舟的跟著朱桂走了。

兩人走出大本堂之後,並沒有返回皇宮而是繼續向外走去。

皇子們平日裏的活動範圍都在這皇宮之中,沒有洪武帝的詔令,皇子們也出不了這皇宮,所幸皇宮很大,比一般的縣城都大。

奉門外有午門,午門外有端門,端門外有承門,承門外有洪武門,洪武門外有正陽門,一直出了這正陽門,才算是出了皇城。

不過朱權他們倒也沒有跑的那麼遠,而是出了午門之後便向著社稷壇西的內宮諸監去了。

內宮諸監是皇宮之中的宦官侍女所在之處,而皇宮中的一應庫房也都放在了這裏。

“我十四哥,你這麼神神秘秘的,到底要帶我去哪兒啊”

一路上拐彎拐的心煩的朱權對朱桂問道。

朱權問完之後,朱桂的臉上笑著道:

“十七弟,那朝鮮的李成桂不是做國王了嗎,前幾日,他剛剛向父皇進貢了一些秀女,我這不就帶著你瞧瞧嘛”

聽了朱桂的話,朱權當即停住了腳步心中大駭。

洪武帝的後宮之中並不缺少朝鮮女子,先不提那位曆史上頗有爭議的碽妃,單單是衛王朱植的母親韓妃便來自朝鮮。

既然是李成桂進貢給洪武帝的,那麼從某種程度來,這些女子眼下都有成為妃嬪的可能性,他和朱桂兩人前去偷看,可就有些不像話了。

“十三哥,我可不去,這要是讓母妃知道了,肯定是要罵我的,而若是父皇知道了,那更不得了了!”

“行了,十七弟,我知道你擔心什麼,放心父皇已經有交代了,這些女子不會被納為妃嬪,而是會賜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