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的時間,一晃眼便過去了。 WwW COM
錦衣衛和大理寺還是沒有查到那冒充侯爺之人的蹤跡,因此王勇不得不用了陳文所出的下策。
謹慎殿中,洪武帝看著拱手站在殿中的王勇沒有話。
“數日的功夫,能將此案查好,你也是用了心思辦差的,隻是你那冒充之人口不能言是何時口不能言的?”
“回稟陛下,錦衣衛抓到此人時,此人的舌頭便不見了…”
聽到王勇的話,洪武帝點了點頭沒有繼續問下去。
“不過,陛下,那被黃玉撞死之人的家屬眼下卻是在應府糾纏不休,您看…”
“害人性命,雖情有可原,但是國法森嚴,就讓黃玉充軍三千裏去雲南吧”
洪武帝口中輕輕一句,那黃玉的命運便注定了。
隨即洪武帝又問道:
“還有那黃圭的事?”
“錦衣衛查明,乃是誣陷!”
洪武帝沒有話,而是思考了一會之後道:
“黃圭雖是誣陷,但黃子澄教子不嚴卻是真事,傳旨意,黃子澄降為翰林院編修,罰俸一年,至於侍讀東宮的職事就罷了吧!”
洪武帝完之後,殿中便有太監將洪武帝的旨意記了下來而後去找侍奉在側殿的知製誥學士寫詔書去了。
黃子澄被趕離東宮,最難過的便是朱允炆無疑。
但是朱允炆縱然心中再難過,他不敢去反駁洪武帝的意見,但是在心中對造成此事的人卻是更加痛恨了。
而構陷黃子澄的人,朱允炆雖不知道到底是誰,但卻也猜出了哥大概。
與之相對的,洪武帝詔令一下,朱允熥卻是顯得開心了不少,就連打賞下人的時候,出手也更為豪爽了一些。
東宮之內的一舉一動,自然逃不過朱標的眼睛,不過在這件事情上,朱標卻也沒有多什麼。
進入冬之後,皇宮之中更添一絲肅殺的氣氛。
朱標的身體是越來越差了,就連洪武帝都聽聞自己這個兒子時常在夜間咳血。
為此,洪武帝數次下令太醫院無論如何要治好太子的病,但是朱標的身子卻始終不見好轉。
也正因為這樣,大內的氣氛也是緊張了不少。
就連朱權他們這些還在進學的皇子們,下學之後也不敢過多的玩耍了,生怕因此而觸怒了因朱標之病而心煩不已的洪武帝。
為朱標之病心憂的何止洪武帝,起碼在宮外還有不少人都惦記這朱標的病情。
在涼國公府之中正有一幫勳臣們在此議論著,二十幾位勳臣將這堂上坐的是滿滿當當。
“太子這病見不得好轉,我悄悄問過太醫院中的人了,太子這病怕是難治了…”
聽聞這人此話,堂內一幫人頓時驚呼了起來。
唯有上的藍玉臉色沒變,隻有藍玉心中卻也有不少的擔憂。
他和太子即便是因為在太子對朱允熥的態度上心生隔閡,但是兩人的交情不淺,而且太子的寬仁之政其實很對這些勳臣們的胃口。
不提前些年的胡惟庸案,單單是在之後,又有數家勳臣因罪下獄除爵,因此往日裏勳臣們便對洪武帝的手段很是畏懼。
而若不是太子在朝中為這些勳臣們好話,他們在座的這些恐怕又有幾位要倒黴。
因此,雖洪武帝在朝,但是勳臣們想著忍一忍也就過去了,畢竟眼下洪武帝已經過了花甲之年,誰知道能熬到什麼時候。
而有太子的仁厚,想必等到洪武帝一去,他們這些勳臣的日子也不會如眼下這般難熬。
藍玉雖在勳臣們之中影響力巨大,但他真正的親信無非也就隻是勳臣們之中的一部分,而眼下在他府中的這些勳臣可有不少還算不上他這一陣營。
“這件事情要我得幾位公爺拿個主意出來”
會寧侯張溫這句話完,一眾勳臣便看向了藍玉。
眼下在勳臣之中影響力大些的也就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信國公湯和還有涼國公藍玉,其他的幾位國公基本上都是襲的父輩的爵位,這些打下掙了爵位的勳臣們還不大看得上眼,畢竟那幾位襲爵的國公還算是輩。
而信國公湯和早已在洪武二十二年便告老還鄉了,至於潁國公傅友德還在北平備邊沒有回返京師。
至於宋國公馮勝,還算得上是藍玉的老上級,論資曆勳臣以馮勝為。
但在洪武二十年馮勝北征與女婿常茂鬧翻,直接導致了常茂被配龍州,其後更多有禦史檢舉其不法,引的洪武帝猜忌,放逐其到鳳陽居住,定期上京朝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