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過江(2 / 2)

朱權一行兩千餘人,前後綿延數裏,前隊更是打著明黃的旗幟,同時朱標的太子儀仗和代表其身份的旗幡更是遍布隊伍前後。

因此朱權一行人所到之處,便是農田裏忙於生計的百姓見到也是趕到官道兩邊虔誠跪拜。

不過對此,朱權一行人的度也沒有絲毫的下降,就連官道上來往的商隊行人看到儀仗之後也是紛紛下到了官道兩邊叩拜行禮。

不過十餘日,朱權一行人便抵達了開封。

一路上除了徐州之外,朱標一行人倒也沒大張旗鼓的進入城池勞師動眾,而到了開封自然要略作休整,再者開封乃是河南治所所在,行省三司都在開封。

開封城門處,幾個身穿二品官袍的老者早已等候在此。

朱標與這些二品大員們了幾句便領著一行人向著開封城內走去。

開封乃北宋古都,自古便有了“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的美稱,雖在之後曆盡戰亂,但如今倒也緩過了勁來。

在早已安排好的行館下榻之後,朱桂有心再拉著朱權去街市上逛逛,但卻被朱權給推脫了過去。

………………

金陵城內,洪武帝的案上擺著一張條子,此時洪武帝的臉上滿是狠色

“中軍都督府是幹什麼吃的!朕看這滁州衛上下是爛透了!此事定要嚴查!王勇,你告訴朕,五軍都督府上下遊多少人牽扯著?”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跟隨太子朱標前往西北巡視,而留在京師之中主持衛中之事的是一個錦衣衛指揮同知名叫王勇。

看到洪武帝勃然大怒,王勇當即跪倒

“回稟陛下,此事錦衣衛中已查明,牽涉到了滁州衛中的兩個千戶加一個指揮僉事以及中軍都督府的經曆司經曆。”

一個總旗的襲職或許對於大明來隻是一個事,但是對洪武帝來卻是在刨他的命根!

洪武帝開國之後,堪稱是無年不戰,迄今為止已有七次北伐,再加上平雲南,攻貴州,討伐西北…,大足有近百戰,而在這些戰事之中,被洪武帝依為基石的衛所製度揮了重要作用。

衛所軍職世襲,是一種寓兵於農,守屯結合的建軍製度。洪武帝曾驕傲的對大臣:

“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正是因為衛所之中軍職乃是世襲,所以從軍的將士們奮力作戰,為的便是爭一份功田,搏一個出身,為的便是自己日後的子孫能夠衣食無憂。

但現在有人居然在洪武帝的眼皮子低下撬牆角,怎能讓洪武帝不怒。

而且這一事件之中,居然還有人明著在索賄!

洪武帝對貪汙行為一向都是零容忍的態度,在洪武初年,洪武帝便規定凡貪汙六十兩的,就剝皮食草,擺在衙門前示眾。

按這一規定已經殘酷至極,不想洪武帝後來公布的政策更為極端:“今後犯贓的,不分輕重都殺!”

“滁州衛既然爛了,那麼指揮使難辭其咎,令將滁州衛指揮使剝除軍職降為普通軍戶,其餘涉案人等均緝拿歸案,待驗明正身之後即重處!一幹案犯家屬貶教坊司為奴!”

“還有,雖隻有中軍都督府一個經曆牽連,但想必這種事情在這麼多衛所中還是會有的,王勇,讓你們錦衣衛在各地的人瞧仔細了,若是各衛還有這種情況立即上報!

另外錦衣衛多有不易,朕也知道,若是還有此等不法事查出,朕不吝嗇賞賜,隨後你去宮中支取兩千兩銀子,這些錢是讓你們花在刀刃上的!”

洪武帝金口玉言一下,恩威並施,那王勇當即便叩拜道

“願為陛下肝腦塗地!”

若是滁州衛上下知道一個總旗便讓洪武帝大開殺戒,也不知道他們還敢不敢在這件事情從中作梗。

王勇走後,謹身殿中便剩下洪武帝和幾個侍奉的太監。

“這十七,還有點意思,封他去大寧看來倒也沒錯…”

若是朱權在此便能看到洪武帝案上還有一紙,上麵寫的正是朱權在渡江時所念的詞。

“皇爺目光如炬,皇子們龍子鳳孫,自然也是不凡的”

洪武帝身邊一個老太監開口湊趣道。

雖洪武帝對下極嚴,這些太監們更是沒有前元時期的權勢和猖狂,但是洪武帝畢竟也算的上是一個念舊的人。

他身邊的這個老太監跟洪武帝也有二十幾個年頭了,用慣的老人。

“黃子,你這老東西也侍奉了朕二十幾年了,人老了…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