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過江(1 / 2)

“人家中本就因老父之病而散盡餘財,六十兩銀子卻是無論如何也拿不出來,現如今人來這江東驛三年,不過隻攢下了不到五十兩的銀子…”

對於富貴之家來六十兩銀子並不算很多,但是眼下一兩多銀子在大明卻可以購買一畝上好的田地,即便是吳淞這等江南肥沃之地,一畝上好的水田也不過一兩半的銀子,而明朝的一個七品縣令的年俸祿也不過是七十石,而一兩銀子卻能買一石多的米。WwWCOM

明代的一石重1斤,而一斤約合後世的16斤,換而言之一石約等於後世近兩百斤。

更何況作為硬通貨,金銀的堅挺自然不用多,市場流通最多的還是銅幣與寶鈔,白銀即便是有錢也不一定能夠換到。

朱權不是一個愛管閑事的人,但是眼前的所見卻也出了他心中底線。

軍戶製是大明的基石,若是賞罰不公,日後誰還願意替這大明江山死戰不休,洪武帝能夠席卷下,還不正是那些將士們存了一個搏個軍功遺澤子孫的心思!

“陳百戶,你明日便帶幾個人跟這苟二去那滁州衛看看,這件事情便交予你處理了,孤要知道結果!”

朱權心中有了主意之後便對身前的那名錦衣衛百戶吩咐道。

這件事情朱權自然不好插手直接處理,交給這錦衣衛百戶卻是正途。

一方麵這錦衣衛乃是子親軍,有巡查之權,另一方麵錦衣衛乃是洪武帝耳目,勢必不會和那滁州衛中人一般欺上瞞下,再者有朱權盯著,想必這百戶也不敢欺瞞。

而跪在地上的苟二聽到朱權的自稱,臉上卻是無論如何都掩蓋不住喜色。

“謝殿下,人…人…”

那苟二停了朱權的話之後竟是嗚咽了起來。

朱權心中一歎,看看時辰也是不早了,便喚了朱桂一聲回江東驛去了。

……………

第二日一大早,朱標一行人便到了長江邊上,江東驛所屬的船隻從一大早便趕到了碼頭,等到朱標一行人到來之後,一行人便有序渡江。

其中最大的一艘樓船自然是給朱標他們準備的。

站在樓船之上,看著眼前的大江,伴隨著河水的流淌,朱權隻覺得很是自在。

“十七弟,往日聽聞你文采不凡,今日吾等即在這大江之上,不如你作詩一,展示一番”

船頭不單有朱權站著,還有兩位哥哥以及幾個錦衣衛侍衛。

“大哥繆讚了,十七弟可當不起文采不凡,論文采一眾兄弟之中,弟還是最為佩服大哥!”

“哈哈…”

雖知道朱權是在拍馬屁,朱標還是爽朗的笑了起來。

“為兄今日就不獻醜了,十七弟,別推脫了,為兄聽著”

“那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朱權這一詞作完,臉上卻是微紅。

抄襲是不好的習慣,但是朱權雖略有文采,但是畢竟沒有先賢們的大才,因此隻好剽竊了一回。

當然,這剽竊的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朱權一詞作完,朱桂不以為意,朱標的眉目間卻是異彩漣漣。

“好,十七弟,這詞做的大氣斐然,倒是讓為兄刮目相看了,來日回金陵之後可要多東宮走動,好好指教你侄兒允炆一番,也省的他視下英豪”

朱標此話的朱權更是汗顏了。

“大哥此言過譽了,允炆乃大哥家的千裏駒,十七弟可是不敢班門弄斧”

在朱權的一意奉承之下,船頭的氛圍自然是更加融洽了。

不過就在這時,朱標卻也道:

“十七弟,日後有何事與大哥多多商量一番,似昨晚舉動不可習以為常,白龍魚服終歸是低了我皇家氣度”

“大哥的是”

聽到朱標提到昨晚的事情,朱權自然是坦然應錯。

而此時,一旁的朱桂卻是有些悶悶不樂。

要朱標也沒慢待朱桂,隻是看著朱標和朱權兩人之間兄弟融洽的氣氛,朱桂覺得自己好像外人一般插不上嘴,自然心中有些鬱悶。

一行人度過江後,繼續向北前往徐州,而後從徐州前往開封。

江淮之地土地肥沃,水網縱橫,雖風景不如名川大江那般令人心生壯闊之感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官道兩邊,夏季剛剛種下的水稻正嶄露頭角,這一份綠意隻連接到了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