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太子出巡(下)(1 / 2)

洪武帝所用的硯台自然不是凡品,而能夠得到洪武帝的賞賜,起碼能夠證明聖心還是眷顧著穀王的。 WwW COM

這種局麵對朱權來倒也不差,自己能夠跟朱標前往西北,遊山玩水倒是其次,能夠加深與這位太子大哥的感情才是應該放在第一位的。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洪武帝下旨命太子朱標代巡狩西北,同時命豫王朱桂與寧王朱權隨行,錦衣衛指揮使蔣瓛率兩千親軍沿途護衛。

八月的金陵風景格外秀美,而作為大明帝國的京師,繁華更是不用多。

隻不過這盡量的風景與繁華對於朱權他們而言不過是走馬觀花,巳時從奉殿接旨上路,到如今這未時三刻,不過剛剛離開了金陵神策門二十裏。

朱標坐在馬車上,而朱權和朱桂雖然也安排了馬車,但是少年人的心性怎麼可能定的下來,因此兩人皆騎在馬上行進在朱標馬車側後。

“十七弟,這次你我二人陪伴大哥前往西北,這一路,我們二人可要好好親近親近”

“十三哥的哪裏話,往日裏,我便對十三哥很是恭敬,這一路上,十三哥有什麼要事盡管吩咐便是!”

雖兩千人的護衛隊伍加上太監仆役等等足足有近兩千五百人,但是能夠夠得上朱權他們這個身份話解悶的也就了了幾人而已。

雖騎了三個時辰的馬,朱桂和朱權的臉上倒也沒有露出疲色。

他們可是從便練習弓馬,大腿內側早就磨了厚厚的一層老繭,因此除非策馬狂奔數個時辰,否則依照眼下的這個馬,對他們來倒也不算是什麼難事。

從洪武帝即位之初開始,滿朝上下便花了大力氣整修大明境內的官道,而對於向北方的官道更是重視。

此次前往西北,從金陵出先往河南開封,而後從河南直奔西安。

對於朱桂來,這次最為留心的便是前往開封一看。

朱桂的封號是豫王,豫正是河南的古稱,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朱桂將會被封在河南開封,這一點上由不得朱桂不上心。

“河南乃是下之中,人文錦繡之地,開封更是數朝古都,大氣磅礴,繁華勝錦,十七弟在此要恭賀十三哥了!”

朱權心理清楚,在明年,朱桂可是會被改封為代王,但是現在朱桂的頭銜還是豫王,因此便也裝模作樣的恭賀道。

聽了朱權的恭維,朱桂的臉上卻是笑開了話。

對於這些個王爺們來,封地的好壞自然直接關係到了他們未來的生活,雖類似開封這種地方乃是行省三司所在,藩王的權利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畢竟是藩王,洪武帝給予藩王的特權還是非常大的。

“眼下還不好,不過十七弟,若是等哥哥就藩了,你再去開封,那麼哥哥肯定好好招待你一番…”

朱桂這還沒就藩便開始得意洋洋了起來。

看到朱桂這幅表情,朱權心中暗笑,不過想想自己,朱權倒也無語了,畢竟要是論日子舒坦的話,那麼大寧顯然也不算一個好地方。

當然,朱權倒也沒有仗著自己親王的身份在日後過著奢侈無度生活的打算。

隊伍沿著官道又行進了四十裏,出了金陵城,外麵的官道上每十裏便有一個急遞鋪、三十裏左右便有一個驛站。

而眼下朱權他們到的這個驛站便是緊鄰長江南岸的江東驛。

江東驛作為南岸緊鄰長江的驛站,論規模在全國驛站之中也是排的上前列的。

江東驛計有馬五十八匹,馬夫四十九名,宣樓船四十三隻,水手四百三十名,而驛夫也有數百人之多,共有三層樓五座,院十八座,占地在五十畝左右,而驛站一直延伸到了長江邊。

而驛站既然有如此規模,人流量自然也不在少數,因此在驛站周邊又形成了一個集市。

太子即將到來的消息早已傳遍了江東驛,因此江東驛上到驛丞下到驛夫計有數百人等在了驛站大門處,而且驛站裏麵之前寄住的官員們得知太子到來的消息也是齊刷刷的等在了驛站門口。

隻不過因為驛站上下人等乃是官職不入流的所在,因此官員們也是自重身份並沒有混在一起。

隊伍停下之後,在叩拜聲中,朱標下了馬車

“都起來吧,汝就是這江東驛的驛丞?”

迎接隊伍前列,一個身穿長袖布袍的老者立即躬身回道:

“回稟太子殿下,人正是這江東驛站的驛丞,上院已經清理幹淨,還請太子殿下入內安坐”

朱標點了點頭而後向著身旁的蔣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