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王允認女 呂布上鉤(1 / 2)

一日,董卓在省台大會百官,列坐兩行。WwWCOM酒至數巡,呂布走進來,在董卓耳邊低聲了幾句,董卓笑道:“原來如此。奉先!將此人就地拿下斬,可不要延誤我等飲酒。”

呂布得令,大踏步地向張溫走去,一把將張溫抓起拖下筵席。百官大驚失色,不多時,侍從用一紅盤,托著張溫人頭進來。百官嚇得魂不附體。

董卓笑道:“諸公勿驚。張溫結連袁術,妄圖害我,——使人寄來書信,錯寄到吾兒奉先處。——故斬之。諸公沒有背叛我,不必驚畏。”

眾官唯唯諾諾而散。原來,有一位太史,通過對陰陽,氣判斷,認為應有朝中大臣受戮而死,才能避禍,言之確鑿。董桌因以前隨太尉張溫征討西涼叛將邊章,沒有聽從張溫的命令,善自出兵。張溫本欲對董桌軍法行事,以立軍威。隻因顧忌董桌在西涼軍中頗有威望,不敢加刑,隻將此事申報靈帝痛加評擊。

董桌與中常侍張讓、趙忠有些交情,張讓也想打擊一下張溫,送一個人情給董桌,就將此事傳至董桌耳中,董桌懷恨在心。剛好呂布接到袁術錯寄張溫書信,董桌就以張溫勾結袁術圖謀害他,將張溫不經審迅立即處斬,借以報仇。自此以後百官無不顫顫驚驚。

司徒王允回到府中,想起今席間之事,又憶起自己與袁紹等人的交往,不定那就被董桌現,食不知味,坐不安席。夜深月明,步入後園,站在荼蘼架側,仰垂淚歎息。

恰好俯中歌伎貂蟬路過內庭,見司徒王允神色淒苦,夜已深,仍在此長籲短歎。想起王大人對自已的養肓之恩,而自己不能有所報答。便望著王允輕輕的歎了一聲,低頭走過。

聽到一聲輕歎,王允大吃一驚,“誰?”貂蟬忙停住腳步,走向王允道:“是奴婢。”

王允暗鬆一口氣,怒道:“你有何事,為何如此深夜,仍在此處歎息?難道是同那個奸奴有情不能如願嗎?”

貂蟬急忙跪下回道:“奴婢不敢有任何私情。奴婢奉大夫人之命去給大人拿一件衣服,路過此處,見大人在此長籲短歎,知道大人必然遇到難處,想起自被大人收留,培養成人。今大人遇到難處卻幫不到半點忙,心中難過,因此歎息。不想驚擾了大人,請大人責罰。”

王允一聽,心中感到一絲慰藉,露出一絲溫情。又仔細看了看貂蟬,越看越驚、越看越喜。心中有了主意。開口道:“貂蟬,你真的記著我的恩情,想幫我嗎。”

貂蟬恭聲回道:“妾蒙大人恩養,訓習歌舞,優禮相待。妾雖粉身碎骨,莫報萬一。倘有用到妾身之處,萬死不辭!”

王允以杖擊地,用手撫額長歎道:“誰想這漢下卻掌握在你的手中啊!請隨我到畫閣中來。”

貂蟬不明所以,跟隨王允來到閣中。王允叫貂蟬坐在席上,叩頭便拜。

貂蟬一見大驚,忙拜倒在地:“大人何故如此?有事吩咐即可,奴婢絕不一個‘不’字。大人這樣是折殺奴婢了!”

王允泣道:“你要可憐漢下生靈!”言罷,淚如泉湧。

貂蟬拜伏在地也泣道:“適才賤妾曾言:但有驅使,萬死不辭。大人請起,不要折殺奴婢了。”

王允長坐跪言道:“百姓有倒懸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你不能救啊!賊臣董卓,時刻想要篡位,朝中文武,無計可施。董卓有一義兒,姓呂,名布,驍勇異常。我觀二人都是好色之徒,如今想用‘連環計’:我先收你為義女,再將你許嫁呂布,後獻與董卓。你從中取便,離間他們父子,令呂布尋機刺殺董卓,以絕大惡。重扶社稷,再立江山,全靠你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貂蟬跪泣道:“妾身許大人萬死不辭,望即獻妾身於董桌。妾身自有道理。”王允泣道:“此事若有泄漏,董桌必將滅我三簇。還望垂憐。”貂蟬泣道:“大人勿憂。妾身如若不報大義,死於萬刃之下!”王允再次拜謝。通告全府收貂蟬為義女,取名王紅。全府大驚,不知何故。但王允曆來家教森嚴,眾奴仆無人敢言,隻是暗中暗暗羨慕、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