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劉岱盡忠 曹操得利(1 / 2)

初平三年秋,大漢各地出現大旱、再加上蝗蟲肆虐,糧食大量減產,近百萬青州災民峰起,在黃巾將領的引導下,進入兗州。WwW COM攻陷任城,殺死任城相鄭遂,轉攻東平郡。

兗州刺史劉岱召集各郡征討黃巾軍,濟北相鮑信勸到:“黃巾賊過百萬,兵勢正盛,兗州百姓聽後無不驚恐。士卒更無鬥誌,不可力敵。應避其鋒芒。我看賊眾老少相隨,大軍又無輜重,全靠以抄略為用。不如固守城池,險地,以逸待勞。讓他們想戰又沒人同他們交戰,想攻又攻不下。時間久了必然離散。然後以精銳兵力,乘勢攻其要害,一戰而定。”

劉岱怒道:“你這是懦夫的行為。百萬黃巾,不過是一群未經訓練的賤民,在我眼裏如同草芥。一旦任其橫行,兗州將被其摧毀殆盡。百姓將會在痛苦中哀嚎。我等為官隻知自保,有何麵目見兗州父老百姓。如你等怕死,可盡自守城池,等我自去征剿黃巾,到時,看你們還有何話。”完憤然而去,拒絕了鮑信的建議,獨自率軍前去征剿。

不聽良言,自視甚高,最終付出生命的代價,害死的不光自己,還有跟隨自己的幾萬大軍。黃巾雖弱,但多如蟻蛾,殺之不絕,斬之不盡。劉岱所率區區兩萬餘人,在百萬黃巾大軍中如同大海裏一隻隨風飄蕩的舟。最終陷於重圍,全軍覆滅,劉岱也被亂軍殺死。

劉岱一死,黃巾軍氣勢高漲,鮑信與州吏萬潛等商議,認為圍剿黃巾軍非曹操莫屬。為表誠意,鮑信親至東郡迎請曹操領兗州刺史之職。曹操聽鮑信來請,出城門十裏相迎,接至府上,大排筵席,絕口不提兗州刺史半字。就是鮑信提起也被曹操打斷。

鮑信忍無可忍,起身拜道:“如今兗州正遭黃巾肆虐,百姓哀嚎,能救兗州者,非曹公莫屬,兗州上下恭請曹公擔任兗州刺史,還請曹公不要推辭。”

曹操慌忙起身扶起鮑信,歎道:“兗州刺史本是朝庭公職,豈能私相授受。非曹某不就,實在是能力有限,德望不高啊!”

鮑信明白曹操的意思,如果沒有朝庭的詔書賜任、州中官員相請是不會去的。隻得返回州吏相商,一麵奏請皇上,一麵再次聯名相請。

董桌接到兗州州吏書信,與大臣商議。眾大臣道:“黃巾蟻賊,兗州非曹操不能平息。”

董桌沉吟半晌,上奏皇上,賜曹操為兗州刺史,從剿滅黃巾,還百姓一個太平。”

曹操接旨後,迅率軍攻擊黃巾,采取一擊即走的策略,絕不與黃巾糾纏。在壽張東攻擊黃巾時,鮑信不幸力戰而死。曹操聞迅痛哭,尋找鮑信屍體不得。於是,找來巧匠,用木頭雕刻鮑信的身體,穿上鮑信平時穿的衣服,隆重安葬。又將鮑信的兒子鮑勳接回自家府中贍養。

兗州人見曹操重情、重義,個個稱讚,更是對黃巾產生一種仇視,自堅壁所有物資,組織壯勇隨曹操參戰。

一時之間,參與征剿、圍攻黃巾者,達幾十萬人。

曹操得百姓之助,將黃巾軍追至濟北時,黃巾軍因糧盡而不得不降。

曹操收受黃巾軍男女老少百餘萬人,其中壯勇近三十餘萬人。

曹操對其對進行挑選,得到精銳壯卒約8萬,號稱‘青州兵’。剩餘的黃巾餘部,全部屯田兗州。

自此,兗州人口幾百萬人,曹操擁兵達十幾萬,一時聲勢大漲。袁紹聽到消息也為之心驚,嫉妒不已。兗州人更是人人敬畏。

曹操順勢自領兗州牧,無一人反對,各路賢才勇士紛紛來投。

這當中就有,潁川潁陰人,姓荀,名彧,字文若,荀緄之子;以前曾跟隨過袁紹,後見袁紹謀而不決,難成大器,離開袁紹回家隱居。聽到曹操之名,特來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