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督郵發難 劉備掛冠(1 / 2)

劉備將士兵解散回鄉,隻帶親隨幾十人,與關、張來到安喜縣到任。 WwWCOM

安喜縣地處冀州腹地,群山起伏,,受黃巾之亂頗為嚴重,剛剛經曆戰亂,民不聊生,盜賊四下橫行,最有名的盜賊有兩股,皆為黃巾餘黨。

這些人本也是鄉民出身,在朝庭打擊下,隱入山中,漸漸淪為盜賊。

這兩股山賊中,最的一股約兩百多人,這些人忽聚忽散,隱葳在安喜那片群山之中,或劫過往商旅,或下山劫掠山下村莊的糧食。當地百姓深受其苦,有的村莊整莊被殺絕。

劉備到任之後,一方麵安置大量眼線進行偵察,另一方麵整頓縣兵,將縣兵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騎兵,主要由劉備帶來的鄉勇充當。另一部份為步兵,由原安喜縣兵組成。

騎兵由張飛統領,步兵由關羽統領。

同時還組織一支偵揖隊,由張祥、張平統領。

陳軍、劉勇任劉備親衛隊。

安排妥當,各負其責,每日訓練。

這,劉備接報,有一夥賊兵正在西莊搶劫。這西莊離城隻十多裏,較為富裕,土地肥沃,是一個擁有幾百人的大莊子。

劉備接報後立即讓關羽守城,自帶張飛、陳軍等飛馬趕去。

遠遠地望見西莊火勢衝,人喊馬叫。

劉備大怒,讓張飛、陳軍各帶三十人左右包抄過去,自己則帶領張祥、張平、劉勇直奔進莊。沿途所見百姓四散奔逃,山賊正在追趕。還有不少被殺害的老人、孩遺棄路邊、宅前。

看到劉備等呼嘯而來,山賊慌忙逃竄。那知張飛等早以圍了上來,一百多人的山賊除少部份逃走外大部被俘。

由於來得及時,山賊劫掠的婦女全部被救下,但因山賊太過凶殘,莊子裏的村民被殺害不少,幾家富戶竟全部滿門滅絕。

劉備將山賊頭目抓來仔細審查,隨後派張飛火趕往山賊巢穴,將剩餘山賊一網打盡,並在此山賊巢**找到了一封書信,及大量金銀。

從書信及山賊頭目口中,現這夥山賊竟是隔村豪門李家招來的,其目的竟是看上了西莊的土地、良田,曾幾次欲購,西莊富戶不賣,才采取此種手段。

劉備大怒,一麵安撫鄉民,一麵向縣令稟報,縣令大怒,責成劉備迅將李家捉拿回縣。

劉備接到縣令指令後,除留少部份人在此給受災鄉民進行救災外,其餘大部迅即趕往隔村李家。

當劉備趕到時,李家已棄家逃走。

劉備尊照縣令指令,將李家查抄,果然從中又找到許多證據。

西莊鄉民知道祥情後,紛紛向縣令陳情,請縣令為他們計回公道。

這李家在安喜縣本是一個富戶,因與中常侍趙忠有親,自拉上關係後在村中作威作福,看中誰家的良田即強行購買,並與前任縣令合作貪贓枉法,使許多村民破產破家,被迫離開家鄉,甚至將其子女販賣給紅樓妓院,在當地是敢怒而不敢言。

此次黃巾造反,安喜當其衝,縣令、縣尉被殺死。

李家見勢不妙,提前逃離。

黃巾剿滅後,李家又才趕回來,利用趙忠之勢,強行霸占一些無人的良田。西莊有幾塊良田正好阻在了李家良田連接處。

事情暴露之後,安喜人怒氣衝,鄉老紛紛向縣令請願,請求嚴懲李家。

這安喜縣令本是一介清流,開放黨禁之後,才被委派此地擔任縣令。對宦官本就十分不滿,於是借機將李家所有家產、良田收為公有,分給了當地鄉民耕種,引得百姓交口稱讚,對劉備這位縣尉更是充滿感激之情。

劉備為人和善,仁義,在揖拿盜賊期間從不侵犯百姓,隻要接報有賊出現,不管什麼時間,都是快馬趕到。到安喜縣不到四月,安喜縣盜賊在劉備的強力打壓下,除了最大的一股黃巾餘黨仍盤踞群山之中外,其餘全部消失。

劉與關、張二人關係也日漸深厚,吃則同桌,睡則同床,關張二人對劉備更是尊重有加,如果劉備在人多的地方就座,關、張就侍立在他的後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