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媞,如果你還活著,你一定要堅持住,蕭晴就算是死,也會讓你平安歸來……”
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跋涉,踏著草原上的春天氣息,這個規模不大的使團終於抵達了位於草原深處的哈拉和林,此時,已經是淳祐十一年的四月十一,忽裏台大會上的鬥爭也已經接近尾聲,蒙哥和忽必烈的勝利,已然隻是時間問題。
“報,王爺,蠻子使者趙與蔥求見……”
“讓他進來!”
不多時,趙與蔥不卑不亢地捧著國書,走進了被充作臨時宮殿的大帳,而接見他的,正是大蒙古國的“準大汗”蒙哥。
“臣,大宋臨安知府趙與蔥,拜見王爺……”
趙與蔥不慌不忙,向著蒙哥鞠了一躬。不等他開口,那些蒙古朝臣們就嗤之以鼻地開始了言語攻擊:
“蠻子,當你們是天朝大國啊?還不跪下?”
“下國小使前來,還不速速跪下?”
……
趙與蔥雖然不懂蒙古語,但是,從他們那些不懷好意的言語中,他還是可以猜到他們的所思所想:
“王爺,你的臣子,豈能對使節如此無禮?”
從通事口中聽聞此言,蒙哥也隻是嘿嘿一笑,伸出手,朝著那些不可一世的大臣們揮了揮手,示意道:
“趙與蔥所言極是,諸位不得無禮!”
“多謝王爺……”趙與蔥拱了拱手,接著,將國書遞給了蒙哥的侍從,由侍從將其轉交給蒙哥。
“甚好,自先汗窩闊台以來,大朝與爾宋國多次交兵,死傷相藉,此次,若是能就此罷兵修好,則是兩國蒼生之幸也!”
接過國書,蒙哥靠在虎皮椅上眯著眼睛,拿起酒杯,喝了一大口馬奶酒,經過一番虛情假意的客套之後,話鋒一轉,就開始了咄咄逼人的言語攻勢:
“本王就要榮登大寶了,汝宋國若是有自知之明,還不速速進貢,並將壽安公主趙珍珠送到本朝和親?”
一聽這話,趙與蔥先是一愣,片刻過後,他就換了副嚴肅的麵孔,說道:
“貢品,臣等已經備好,至於趙珍珠,其年紀還小,我等臣子,恐不能代替皇上決策!”
一聽趙與蔥這麼解釋,蒙哥抖了抖精悍的眉毛,哼了一聲:
“呈上來……”
“是!”
趙與蔥點頭,轉身朝著帳外早已經等候多時的下屬招了招手,吩咐了句:
“諸位,把貢品抬進來!”
不多時,十幾箱貢品被陸陸續續地抬進了大帳之中。看著那些精致的木箱,蒙古的朝臣們是指指點點,議論紛紛,而蒙哥卻是一言不發,裝出了一副不置可否的態度。
“王爺,這是大宋的特產及銀絹,還請笑納,若是和議達成,宋皇定有重謝,必將年年進貢,歲歲來朝!”
聽了趙與蔥的言語,那些蒙古朝臣們當即是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就在這時,蒙哥忽然聞到了一股刺鼻的臭味,並且,這個味道越來越濃,簡直讓人難以忍受。
“王爺,這氣味是從這箱子裏散發出來的!”
聽了侍從的稟報,蒙哥幾乎是不假思索,就向著屬下吩咐了句:
“給本王打開!”
不一會,箱子被撬開了,蒙哥定睛一看,這才發覺,這個箱子裏裝著一堆黑乎乎的圓球狀物體,還散發著一股難聞的臭味,在箱子的角落,則放著一根棍子模樣的玩意,怎麼看,都像宋軍使用的擲彈筒。
“這是何物?”
趙與蔥麵不改色,拿起煙槍,將其放在了侍從手中,對著高高在上的蒙哥解釋道:
“王爺,這是趙皇後從勃泥弄來的好東西,也是給我們皇上抽的,叫做阿芙蓉!”
“阿芙蓉?給本王看看!”
“是是是……”
……
在大帳外邊,蕭晴坐在馬車當中,不時撩起門簾看著戒備森嚴的大帳,眼神裏流露著焦急與不安。
“蕭司宮,有人給趙大人帶信,還請收下……”
蕭晴不動聲色,從來人手中接過了寫著字的白絹,豈料,就在她打算過目一番時,白絹上的血色,卻突然吸引住了她的眼球:
“聽聞大宋使臣前來,冒死托人遞出血書,而今,蕭媞已和徐姈一起身陷囹圄,還望朝廷,看在趙珍珠的份上,救我等脫離苦海,則蕭媞不勝感激,沒齒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