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選擇(2 / 2)

但是很顯然蕭木的價值觀念跟大明本土原住居民有著很大的分歧和不同,雖然已經穿越到大明成為了皇帝有了一段時間,但蕭木從內心當中並沒有覺得自己的命就比其他人的金貴多少,尤其是在自己的安全幾乎沒有可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挽救很多士卒的生命,這對蕭木來很顯然是值得嚐試的事情。

但對於大明這個時空的原住居民,也就是眼下跪在蕭木麵前的這一大群大臣來,他們的觀念跟蕭木相比幾乎就是完全相反了。

那就是皇上是大明的象征,整個江山社稷都係在皇上的身上,大明所有的臣子、將軍、士卒還有百姓的命加在一起都沒有皇上的生命來得重要——盡管這些大臣們都是飽讀聖人文章的讀書人,但“民為貴、君為輕”的道理對他們來更像是一種抽象的口號和概念,而不能成為他們日常當中做事的準則和依據。

蕭木當然也不是出於什麼“民貴君輕”的高尚思想才做出的這個決定,因為即便是從利益、得失、賺還是虧這樣赤裸裸的為人不齒的“低俗”角度去考慮,用自己那微乎其微的一點點的危險係數去換取大明全軍上下的士氣也絕對不是一件虧本的買賣,蕭木付出的代價僅僅是那麼一點點的危險的可能性,而收獲的卻是軍隊戰鬥力的提升,傷亡的減少——也同樣也意味著大明國庫的開支可以減少,也同樣意味著蕭木的皇位可以坐得比現在更加穩固一些。

所以總而言之,即便所有的大臣對於此事全都不讚同,紛紛拿出最大的能力勸諫皇上,但他們心中一向“英明”的皇上這次卻並沒有聽從他們的建議,而是十分固執地選擇了一條冒險的路,把他自己,也就是整個大明的希望、寄托和象征暴露在了女真弓箭的射程之內。

林檎同樣可以理解蕭木這個選擇的初衷和目的,但對於他的這個決定本身卻也是同樣並不是毫無保留地完全支持,畢竟即便是蕭木遇到危險的可能性很低,但畢竟不是零,而蕭木一旦真的遇到了危險,那麼對蕭木自己,對林檎自己,對京城、對整個大明都將是災難性的後果。

不過林檎也十分清楚在這個問題上自己也沒有辦法能夠讓蕭木改變主意,因為之前在跟蕭木套路你這個問題的時候蕭木就過,如果自己跟他的角色和立場互換的話,自己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而林檎這兩也把自己帶入到了蕭木的立場思考了一番,發現事實也確實如此,那就是如果穿越道崇禎皇帝身上的是自己而不是蕭木,自己也同樣會親臨戰場——既然自己也會去做出相同的選擇的話,那麼自己也就沒有什麼理由去阻止蕭木的這個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