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五章 認定(1 / 2)

蕭木的大明軍隊與皇太極的後金軍隊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兩,由於京營士兵久疏戰陣,平日裏也缺乏操練,很顯然不是如狼似虎後金軍隊的對手,或者,能夠保證做到不成為袁崇煥、侯世祿以及滿桂他們三路邊軍人馬的累贅,不當“豬隊友”就已經是相當不錯的表現了,除此之外,對京營的軍隊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期待可以抱有的了——畢竟在雙方開戰的第一,由京營來操控的紅夷大炮都差一點就轟向了自家的軍隊。

所以無論是從武器裝備還是士卒的素質還是戰鬥經驗上來看,實際上大明這一方真正的主力軍隊就是袁崇煥、侯世祿還有滿桂率領的遼東、宣府、大同的邊軍兵馬,而這兩的戰鬥當中他們三路人馬也確實是與皇太極的後金軍隊打得有來有回,沒有脆弱到一觸即潰的程度。

但畢竟後金軍隊的戰鬥力十分強悍,盡管“女真滿萬不可敵”的法有些誇大其詞的成分,但這也正好從一個側麵明了他們的悍勇——即便袁崇煥他們的軍隊在大明一方已經是最為精銳的了,但在跟後金軍隊作戰的時候,還是占不到任何的便宜,或者往往是吃虧的一方。

尤其是雙方此前已經有過一些戰鬥,在之前試圖攔截皇太極的後金軍隊,將他們驅逐出京城以外的嚐試當中,無論是袁崇煥的遼東軍、侯世祿的宣府兵還是滿桂的大同兵馬,全都沒有能夠在皇太極的後金軍隊身上占到任何的便宜——或者,如果他們此前攔截皇太極的後金軍隊如果成功了的話,現在也就不用在京城這裏跟皇太極進行最後的決戰了。

如果非要一句殘忍的事實的話,那就是袁崇煥、侯世祿和滿桂率領的軍隊在幾之前全都吃過皇太極的敗仗。

所以對於大明這三路最為精銳的邊軍來,在麵對剛剛戰勝過自己的皇太極的後金軍隊的時候,首先在氣勢上就已經先矮了一截,就算雙方士卒實際上的素質相差無幾,在這種情況下大明一方都有著很大的劣勢,更何況後金軍隊的兵將戰鬥力還明顯要高出大明軍隊一塊。

所以在兩的戰鬥下來之後,雖然大明的城牆還立得很穩,皇太極的後金軍隊也沒有能夠撼動這個時空當中最為堅固的城池,但大明一方的損失同樣不。

除了中看不中用的京營軍隊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失之外——畢竟相當於跟著打醬油的存在,絕大多數時間都站在城頭上看熱鬧,保證不幫倒忙就已經謝謝地的軍隊,本來也沒有機會受到什麼實質的損失。袁崇煥他們的三路主力軍隊則是損失十分慘重,兩的戰鬥下來已經有很多士卒陣亡或者重傷,兵器、糧草全都繼續補充,即便是蕭木都可以判斷得出來,戰爭按照現在的節奏再打上幾,京城現在所能夠倚仗的這三支邊軍軍隊基本上就要喪失戰鬥力了。

那樣就意味著自己必須要下詔令全下的兵馬進京勤王,而大量的人馬來到京城,就會帶來大量軍餉糧草的需求,讓本來就已經十分空虛的國庫更加無以為繼——而且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點是,即便蕭木下令勤王,那些從全國各地趕來勤王的軍隊的兵員素質,軍隊的戰鬥力無疑是沒有辦法跟袁崇煥他們的精銳邊軍相提並論的,那樣也就意味著,蕭木這個皇上還有朝廷需要花費大量的軍餉糧草銀子,來供給戰鬥力遠遠不如後金軍隊的,人數眾多但又素質低下勤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