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八章 異相(1 / 2)

參與放榜的官差隊伍除了想要多跑幾趟多領賞錢之外,無疑更想親自參與到狀元、榜眼、探花的報捷喜報當中去,因為今年產生的進士一共有三百多人,而一甲隻有三人,能夠跟狀元、榜眼、探花這樣的大才子有上一麵之緣,上兩句吉利的話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同時也是日後跟別人炫耀的一大資本,“當年我可是跟狀元老爺過話的”這樣強有力的吹噓十分具有吸引力,甚至就算得不到賞錢都有大把人願意去——當然得不到賞錢的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

等到新科的狀元劉若宰收到狀元喜報的時候,已經是下午的事情了,此時他所居住的客棧早就已經是被圍觀群眾圍了一個裏三層外三層,看熱鬧的看客們自然全都想要一睹新科狀元的風采——隻是他們眼中看到的狀元卻跟他們原本想象當中的有那麼一點不太一致,原本他們心目中狀元郎的形象自然應該是那種風度翩翩的俊俏公子,但現在出現在他們眼前的真人跟“俊俏”兩個字很顯然存在著很遠的距離。

但畢竟人家是狀元老爺,上的文曲星下凡,所以圍觀看客們自然不敢用“難看”、“醜陋”這樣的想法,而是紛紛用“容貌異樣”來形容——上的星宿下凡的人物,相貌模樣當然要特別一點了,要是跟普通人長的一樣,那還是神下凡了嗎?

如果蕭木和林檎知道了這些圍觀群眾的想法的話,一定會感到十分的熟悉,因為很多曆史名人,或者開國皇帝的相貌也都同樣富有“特點”——比方宋太祖趙匡胤是一個黑臉胖子,而大明太祖朱元璋更是長得極其抽象,但這些並沒有影響他們在史書當中的地位,記錄曆史的史官們紛紛用“容貌甚偉”、“帝王異相”之類的話語來形容。

總之不管狀元劉若宰的相貌如何,對於眾多的看客來講也不過是看個熱鬧,今後多一個談資罷了,日子該怎麼過今後還要照常去過。所以在一陣熱鬧的喜報之後,整個躁動京城也終於又重新安靜了下來,因為狀元都已經接到了喜報,那自然也就意味著整個放榜的過程徹底結束了,除非還有哪個人比狀元還厲害,排名比狀元還高,當然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因為真的有這個人存在的話,那這個人就是狀元了。

放榜結束,除了少數的王公貴族之外,所有人又從暫時的全城狂歡的熱鬧當中恢複了過來,繼續去過他們那平凡而又略顯艱難的日子,而生在鍾鳴鼎食之家,衣食無憂的王公貴族們的日子也同樣不是那麼的好過。

讓大明京城這些國公、侯爺們都困擾、頭疼的反而並不是什麼國家大事,畢竟作為勳貴之家,大部分隻需要安享富貴,縱情與聲色犬馬即可,若是太過積極地參與到國家大事之中,反而會受到朝中文官大臣們的警惕和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