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千金(1 / 2)

本來蕭木也隻不過是隨口感慨一下,再加上林檎的開解,他現在對於不經意間地改變曆史原有軌跡的現實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抵觸感和不適感,畢竟就算他想要完美地按照原本的曆史行事也是做不到的,因為他又不可能知道原本曆史上崇禎皇帝所做的每一件事。

總而言之,派史可法前往張家口去擔任市舶司提舉的官職,而不是讓他按部就班地進入翰林院研究學問的決定就這樣做出,在大明這個時空已經可以是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的了。

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在曆朝曆代全都存在,即便是蕭木所在的後世現代社會,這樣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那麼他眼下所在的大明時空這樣的現象也就是更加明顯了——作為皇上的蕭木已經開始研究給新科的進士們安排官職,但那些參加了殿試的考生們卻還沒有知道他們自己的排名。

不過好在這兩者之間相差的時間並沒有太久,就在第二,朝廷便公布了崇禎元年戊辰科殿試的最終成績——公布的過程無疑就像一部電影大片,禮部派去給金榜題名的考生們送去捷報的官差一波一波地出發,各自前往每個考生所在的客棧、酒樓、別院或者是其他住所,給他們送去可以是他們十年寒窗收獲的回報。

然後每一個參與報信的官差全都毫不意外地會收到他們報信對象的重賞,雖然公門中人想要在俸祿之外搞點額外收入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像是這種可以光明正大地伸手去拿,完全不會有任何人覺得不妥,甚至不拿反而還會惹人不滿的機會則是不多,所以每一個前往各處報信的官差臉上全都洋溢著熱情的笑容,既是為了表達對考中進士的相公們的祝賀,也同樣是為了自己拿到了好多的賞錢而感到高興。

當然對於放榜這樣的事情來,他們這些報喜的官差自然不是主角,幾乎每一處產生了進士的酒樓客棧都會人滿為患,密密麻麻的人群自然是來一睹新科進士老爺的風采的——而在放榜當中的絕對主角,也就是這些處在圍觀之下的新晉進士們則是表現各異,但基本上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區別隻是在於是狂喜、是欣喜、還是大喜、還是喜極而泣而已,總之一定是跟“喜”相關的心情。

這種場合之下,即便是眾目睽睽,得知自己考中了進士的考生即便是做出許多在平日裏看起來十分瘋狂的舉動也沒有人回去苛責,反而會得到眾人的理解,畢竟在大明這個時空,除了像蕭木這樣生就是世襲子的人物之外,其餘的人想要站在國家的頂點,成為管理者的唯一途徑就是參加科舉,科舉對於大明的重要性對於每個普通百姓來講都是不言而喻,即便是從來沒有讀過書,大字不識的人來也同樣如此——“想當官就要讀書,當大官的都是讀書讀得好的”這樣的觀念深入人心,幾乎就可以是不需要證明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