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當今聖上也想學習世宗皇帝的治國方法?不過這樣的話,咱們這些當臣子的可就更難了,要是再出那麼一兩個嚴嵩嚴世番那樣的奸臣,又該如何是好……
不過這些想法,閣老們隻能是在心裏麵想想而已,絕對沒有人會不知輕重地出口來。畢竟這個話題太過於敏感,要是得不好就容易犯下忌諱,到底是世宗皇帝昏庸,還是當今聖上糊塗?
“隻是我等手上還有許多政事需要處理,此番前去觀摩內書堂講課,來回定然要耗費不少時間,這樣恐怕會耽誤了許多大事啊!”李標還是感到有些擔心,憂心忡忡地道。
“既然皇上命京中所有三品以上官員都要前去,想來此事十分重要,好在內書堂所在據內閣值房不遠,路上倒是用不了多長時間。現在還有一個時辰,我等還是抓緊時間,爭取早些把政事都處理好吧。”來宗道也覺得李標的話很有道理,內閣的本質工作當然要做好,但皇上的旨意同樣還是要遵守的,所以現在就開始努力幹活唄。
“來閣老得對,整日處理政務也著實勞累,我等一同前去內書堂觀摩一番,正好也可轉換一下心情。”楊景辰也同樣在一旁安慰著李標道。
“既然如此,便也隻能如此了。”李標聽了來宗道和楊景辰的話,也隻好接受了現實。
“隻是處理政務還是要用心,千萬馬虎不得。”來宗道還是不忘提醒一句。
“來閣老得是……”楊景辰、李標等人紛紛應聲道。
……
除了內閣值房之外,相同的場景也同樣在各部衙門上演,隻要是有三品京官的衙門便全都接到了前往觀看內書堂開課的通知,接到通知的官員們也都是迷惑不解,然後就是議論紛紛,猜測皇上這道旨意的用意。更有甚至,個別衙門所在距離比較遠的官員,甚至連疑惑和猜測的機會都沒有,就直接被前來通知的人提醒著趕快出——要是走得晚了,恐怕時間就趕不上了,難道還要讓皇上等您不成?
這麼多的衙門和官員,緊靠王承恩一個人肯定是通知不過來的,事實上能夠讓王承恩親自告知的也就是內閣閣老還有各部尚書這樣的當朝要員。至於其他的官員,則恐怕還不太夠格,王承恩自然派了其他人手前往通知。
由於之前生過蕭木楊韜胡雲等人去詢問耶穌基督誕辰,結果卻鬧得滿城風雨,人人都在私底下猜測廠衛又要大肆拿人,弄得整個京城人心惶惶的事情。所以這回王承恩吸取了上次的經驗教訓,對派出的手下們不厭其煩地耐心囑咐,讓他們低調行事,不要到處招搖,畢竟他們要去找的人都是朝廷高官,而且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都在內,要是讓別有用心的人看到了,再傳出什麼“廠衛肆虐,大肆抓捕朝廷命官”,甚至什麼“皇上被軟禁,權閹亂政,勾結奸臣,意欲謀反”這樣的的流言,那事情可就嚴重了。
而且王承恩本人最近似乎已經背了幾口黑鍋在身,像是之前皇上“出巡”、最近幾次早朝全都告病、還有這次對內書堂的改製。雖然都是皇上自己的主意,王承恩本人甚至還耐心地進行過勸阻,但在不明真相的其他人眼裏,皇上是肯定不會做出這樣荒誕不經的事情的,結果現在這種事情生了,那麼原因很明顯,那就是皇上的身邊出了奸佞,皇上在其蠱惑之下,才做出了上述種種不合常理的決定。
而王承恩本人恰恰就是接觸皇上機會最多的宦官,所以在他身上承受了多少壓力也是可想而知。
在前往各部衙門的路上,王承恩也在心裏感到慶幸:還好剛剛在內閣值房的之中,幾位閣老也僅僅對今觀看內書堂這個事情的本身表現出了一些疑惑,而並沒有往其他地方去猜測。事實上,在走進內閣值房之前,王承恩甚至考慮過,假如幾位閣老當中有一個政治嗅覺異常靈敏的存在,產生了“皇上已經被控製,有人意欲謀反,誆騙京中所有官員入宮殺害”的懷疑,自己應該如何應對。
不過好在大明的三品以上官員當中,並沒有那種腦洞奇大無比的家夥。在王承恩和手下們心翼翼,生怕產生一點點誤會地謹慎通知之後,京城當中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收到了立即前往內書堂的旨意,並且全都在一個時辰之內準時趕到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