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試驗與揭穿(1 / 2)

駱養性帶著楊韜離開之後,蕭木又胡思亂想了半,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根本就是在毫無根據地猜測,沒有任何的意義,為今之計,隻有等待駱養性他們去大興的審問結果。 WwW COM

於是蕭木便收起了心思,不再接著去想這件事情。而是讓王承恩找來十多本各種不同的書,打算繼續研究一下自己那個時靈時不靈的“金手指”。

很快王承恩就捧著厚厚的一摞書回來了,蕭木從中隨便抽出一本,拿起一看,原來是一本《左傳》。

“好嘛,這本可是關二哥最喜歡看的。”蕭木心裏想著,便翻開書,從頭開始讀了起來。

蕭木仔細地讀著,現自己的感覺跟之前讀《資治通鑒》和《孟子》的時候幾乎是完全一樣的:全都感到十分晦澀,雖一字一句仔細地研讀,書中的內容大致也可以看懂,但這樣一來,閱讀的度便大打折扣了。

估計著讀了大概有二十分鍾的時間,也隻不過就讀了四五頁的樣子。蕭木心想這隻不過是做實驗,驗證“金手指”的事情,又不是真的要讀完這本書——真的讀完的話,讀到明早上也不一定能完成,後麵還有十多本書,更沒有時間看了。

於是蕭木便停了下來,合上書本,回憶起書中的內容來。

然後蕭木驚喜地現:自己讀的過程雖然很艱難,但是經過閱讀理解之後的內容自己已經完全掌握了,而且全部可以通順地背下來!

看來“金手指”還是有效的,那麼為什麼在林檎那裏讀的《三國誌通俗演義》自己就背不出來呢?蕭木心裏帶著疑惑,又拿過一本《三國演義》,打算再重新試一下。

結果跟之前幾次閱讀的時候一樣,蕭木讀得十分順暢,故事內容也十分容易理解——其實壓根就不需要理解,已經讀過不知多少遍的蕭木對裏麵的故事情節已經可以是了若指掌了。

讀了大概十來分鍾,就已經看完了十幾頁,蕭木覺得差不多可以了,又合上了書,又一次回憶起剛才看過的內容來。

然後蕭木又遺憾地現,雖然剛剛讀過的故事情節還原原本本地記得,但要是讓自己把讀過的內容全都背出來,則是根本辦不到——事實上,就連最最開頭的第一段蕭木都背不出來。

“難道這個‘金手指’還‘看書下菜碟’不成?怎麼有的書可以有的書就不可以?”蕭木的興趣被完全地勾了起來,打算把剩下的書全都拿來試一遍,非要找出“金手指”的規律不可。

於是,崇禎元年六月初二的下午,蕭木一個人開始了“博覽群書”的征程。等到蕭木把王承恩拿來的十多本書全都挨個試驗了一遍之後,時間已經是傍晚了。

經過了反複的試驗,蕭木現:如果自己選的是那種晦澀難懂的儒家經典之類的“正經書”,比如《中庸》、《易經》之類,那麼讀起來就會十分吃力,但合上書本之後,自己讀過的內容就可以全完記住,並且能夠熟練背誦。

但是如果自己選的是那些話本、之類的“閑書”,比如《金瓶梅》、《喻世明言》之類,那麼就會出現相反的情況:對於書的內容理解起來相對容易,讀的過程整體來講也比較順暢,但是把書本合上之後,自己最多也就能記住一個故事的梗概,至於背誦書中的內容,那根本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如果我的穿越是因為真的有神存在的話,那麼如此看來安排我穿越的‘神’一定是希望我多讀有用的書,遠離‘閑書’。”

蕭木總結了一番,總算是現了“金手指”的規律,最後得出了一個“上要自己好好學學,向上”的結論。

“皇上,時候已經不早了,該用膳了。”王承恩這時在蕭木耳邊聲地提醒道,本來晚膳早就預備好了,但是王承恩看皇上讀書讀得十分投入,便沒有敢貿然上前打擾,而是在一旁耐心地等著。終於等到皇上把書全都合上了,王承恩這才上前聲地提醒道。

“哦,朕一直用心讀書,竟沒注意到原來時間已經這麼晚了啊。”蕭木聽到了王承恩的提醒,這才現原來整個下午已經都過去了,殿外的色也已經暗了下來。

於是蕭木便在王承恩的伺候下用起了晚膳,等到蕭木吃完之後,已經徹底黑了。

對於古代的普通百姓來,黑了之後就可以準備睡覺了,畢竟點燈的燈油也是要花錢的。但對於大明的子來,事情則完全不同,在蕭木穿越之前,原本曆史上的崇禎皇帝每晚上都要批改奏章到深夜,為整個大明的江山社稷操勞。現在蕭木穿越來了,雖然把批閱奏章的事情完全交給了內容和司禮監去辦,自己基本是一個甩手掌櫃,但這並不代表蕭木就會早早地去睡覺。在蕭木的後世來,這個時間,真正的夜生活都還沒有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