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拆分,合並(1 / 2)

“紅星廠下轄的三二五廠、歌星廠,全部進行合並重組,三二五廠也要搬過來,全部集中在紅星工業園裏,方便以後的管理和生產。原紅星防務公司下轄的特種煉鋼廠獨立出來,搬遷到南海島,往綜合型鋼鐵廠的方向發展,主要還是各類軍用鋼材的研製生產。”

李路翻了翻筆記本,拿起鋼筆在“鋼鐵廠”的後麵標注上幾個字“龍城鋼鐵廠”。與龍城鋼鐵廠合作,他是早有想法了的。方圓一千公裏之內,隻有龍城鋼鐵廠符合他的要求。

“紅星廠和紅星防務公司的整合工作是頭等大事,紅星工業公司這個企業聯合體,就是以紅星地麵防務公司為核心,是根本。我再強調一句,必須要不折不扣地嚴格的按照計劃落實下去。”

李路點了一根煙抽起來,道,“成立隸屬紅星工業公司的研究院,原屬紅星廠的材料研究所、航發研究所、動力研究所劃入紅星研究院。原屬於歌星廠的斯貝發動機國產化項目組,Y10工程項目研究團隊,也並入紅星研究院。紅星地麵防務公司隻保留亞洲虎坦克研究團隊,以此為基礎建設地麵裝備研究所。”

慢慢的有點意思了——所有重要的研究機構全部放在紅星工業公司裏麵,這等於是牢牢控製住了研發這個關節。李路一直給予研究機構極大的權力和極好的待遇,技術人員的地位幾乎與工人一致,這就給了許多人形成一種印象,紅星係裏搞技術的最值錢。

李路這是打算把技術研發全部收回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聽到這裏,姚太航、馬金濤等技術負責人是喜形於色的。紅星工業公司就是總部公司,成立研究院就是升級,劃歸總部公司直接管理意味著地位得到了提高。帶來的就是更多的研究經費,這些始終是他們最關心的。對紅星的科研人員乃至全國的科研人員來,最缺的是經費和時間,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時間能追回更多的時間。把研究機構列為第一位,這更是一種高度的地位的承認。

抽了兩口煙,李路繼續道,“紅星地麵防務公司下設兩大事業部,分別是汽車事業部和拖拉機事業部,汽車和拖拉機的業務不獨立,也歸屬紅星地麵防務公司。對外稱紅星汽車以及紅星拖拉機。關於這兩個事業部的具體規劃,後麵要專門開會討論研究。”

到了這裏,就基本把老紅星廠給拆分完畢了,有拆分有合並。合並了紅星防務公司,拆分了其他與軍工生產關係不大的部分。紅星防務公司那邊也不是全部的合並,比如特種煉鋼廠就獨立出去了。

李路道,“精密機械進出口、進出口貿易等等這些方麵,全部轉移到紅星工業公司,紅星地麵防務公司不再獨立從事進出口活動。總的來,紅星係的企業公司,所有的進出口活動全部經過紅星工業公司來進行。”

把技術研發力量和進出口貿易大權收回來,基本就算是掌握住了最關鍵的兩點。作為總部公司一樣存在著的紅星工業公司,存在的意義等同於部隊的聯合指揮中心,是腦神經中樞,掌握著最高最關鍵的權力。

他磕了磕煙灰,指了指坐在角落那裏的一名不修邊幅的男子,給大家介紹道,“這位是葉斌通同誌,是雷達通信專家。”

葉斌通有些拘束地站起來略顯靦腆地打招呼,聲音不太大,很不自然。這樣的大場麵他是少見的,尤其是聽了李路的計劃安排之後,就更感到新單位的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