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廠機關樓會議室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
長方的會議室南北朝向,北麵是主位,主位後麵的整塊牆壁上掛著***和朱老總的畫像,畫像下麵貼著幾個紅色的大字——紅色精神,鋼鐵意誌,大國軍工,重鑄輝煌。
一張長條桌子呈南北走向,特別打造的紅木桌子兩側能夠就坐共計二十二人,居中的位置則隻有一個位置。主位正對著的對麵的牆壁上是兩麵印在牆壁上的旗幟,一麵五星紅旗,一麵是紅星廠的廠旗。紅星廠的廠旗是居中兩顆重疊的紅星,向四周散發出光芒,昭示著紅星廠的產品未來走向全球享譽各大戰場以及熱點衝突地區。
一股濃烈的黨委會議室風格。
主位的左側拐著一條橫幅,上書“紅星公司第一次管理層全體會議”。這條橫幅已經透露出了一個重要信息——紅星公司。
這似乎是一個全新的企業名稱。
紅星廠、奮遠公司、國光建築材料廠,簡單地,所有的人員的編製都沒有超出這三家公司。比如紅星防務公司,比如紅星進出口貿易公司,比如奮遠外貿公司,又比如奮遠電子廠,等等這些,有些是實體,各有所屬,有的就是一塊牌子,比如紅星進出口貿易公司,至今那塊牌子都還掛在紅星廠南大門。
李路走進來的時候,所有人員已經在自己的位置上坐著,不過依然沒有看見張衛偉和萬山。大家對此感到十分奇怪,萬山不在還可以理解,張衛偉幾乎是大內總管這樣的角色,沒跟著李路就是十分奇怪了。
一些人也注意到,劉貴鬆也沒在。
到處都透著古怪的氣息。
李路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坐下,把本子放在桌麵上,打開,然後慢慢的環顧一周,直截了當地道,“諸位,當前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我不過多的明。咱們直接進入正題。本次會議就一個主題,整頓整合。”
他指了指橫幅,,“紅星工業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注冊,是個人獨資企業。現有所有的公司工廠當中,除了紅星廠,其他企業裏,我個人以及紅星廠持有的股份,全部轉為紅星工業持有。”
李路側頭看了眼蘇童,蘇童馬上抱著一疊厚厚的資料挨個地發下去。
“這是重組之後的企業編製,包括重新整理的持股比例以及人員的安排。”李路道。
這不是討論性質的會議,而是通知性質的會議。
李路,“很明顯的是,現在大家手裏拿到的這份協議是已經確定了的方案。涉及到諸位的利益,我本該先開一個討論會議,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取消討論會議,我自己拿出了這樣一個方案。我醜話在前頭,這套方案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接受的話,你就在你該簽字的地方簽字,不接受,回頭找我,我把你手上的股份買回來,溢價購買。”
餘嘉豪翻了幾頁找到自己該簽名的地方幹脆利落地簽上自己的名字,一邊笑道,“沒什麼的,三哥讓怎麼做就怎麼做,一年前我隻是一個業務員,我拎得清楚。”
手裏有股份的不多,而且沒有人有紅星廠的股份。起來,餘嘉豪手裏的奮遠股份是最多的,除了李路。之後就是郭翰威,郭翰威更是不會猶豫,哢哢幾下搞掂。
還有一位有股份的是楊青鬆,百興村四大金剛的老二,手裏有百分之三十的國光建築材料廠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