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兩方持股,現在變成四方持股,且不按照原定的計劃香港永基集團能占股多少,就算是現在提高注資也於事無補了。關鍵在於如果按照九個億的估值來計算,五千萬港幣實在是微不足道。
省府定下的基調是政府持股百分之五十一,剩下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約四點四億的股份。五千萬還占不到百分之六的股份。這有什麼意思?按照新光明廠現在的利潤情況,投入五千萬港幣需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成本?
這筆生意值得不值得做都得重新研究。
這個時候,李路話了,他看向吳永輝,道,“吳副總經理,這段時間你們揮著那五千萬港幣支票,著實是找了不少地方,一度要並購我的紅星廠。”
他忽然的笑了笑,道,“我們歡迎港澳台同胞回內地投資創業,歡迎世界各地的華僑回故鄉投資創業,這是國家定下來的政策嘛。全國各地,尤其是沿海地區,針對港澳台以及華僑資本企業,都有一係列非常優厚的政策。”
李路指了指餘嘉豪,,“餘先生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嗎?”
忽然的,他話鋒一轉,道,“可是陸港地區有陸港地區的具體情況,紅星廠也好新光明廠也罷,也和其他廠子不一樣。你們拿出一筆錢就要注資這個並購那個,實話,你們那五千萬港幣都不夠我一年的人員開支的。”
與其他這個話是講給吳永輝聽,不如他是在借這樣的對話向省府的領導表明自己的態度——私企是後媽生的我承認,但是紅星廠絕不是任人宰割的那一家!
吳永輝之流有哪個資格和李路對話?
他隻不過是一枚棋子。
李路在乎新光明廠被誰改製掉嗎,他不會在乎,因為他再清楚不過,不管怎麼樣折騰,新光明廠都逃不掉在未來幾年內迅速破產倒閉的結局。哪怕現在的情況有所改變,哪怕紅星廠拽著新光明廠搞了很多外貿單子,頂多是延續新光明廠的死亡,並不能完全的改變。
要想完全的改變新光明廠的命運,實際上,決定權在李路手裏!
因此他根本不在乎誰來改製新光明廠,因為到最後那都會成為他嘴裏的肉!
隻是,盡管如此,他也不會坐視一切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發生。他在新光明廠身上傾注了那麼多心血,又怎麼了可能半途而廢?很多人看到了紅星廠的光鮮外表,卻少有人看到紅星廠的短板——極度缺乏技術人員和技術積累。而這兩點恰恰是新光明廠最豐富的。
李路遲遲不辭掉看似雞肋的公安保衛處副處長一職,社會地位已經不是第一個原因,而是那個他誰也沒有告訴過的藏在心裏的事關新光明廠命運的大秘密。
“香港永基集團要注資參與新光明廠的改製,你跟你們吳永基董事長,請他親自過來一趟。”李路最後道。
這個時候,一直沒開口的常務副專員同誌稍稍清了清嗓子,嗬嗬笑著,“吳先生,新光明廠不是一般的廠子,你們在注資之前,還是要再仔細的做一番調查。股份製改革不是事,我們地區這邊也希望各方都能夠慎重一些。這是省裏領導第一關注的企改,整個過程不但要合理合法,也要具備可推廣的性質。這是第一步嘛,邁出去踩紮實了是第一位。錢高官,你是不是。”
錢高官的臉色微微變著,同樣笑嗬嗬的地,“是啊,既要大膽也要慎重,大家一條心把這件事給落實好。”
他心裏早就罵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