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武漢(2 / 2)

林培森凝神看了看,看到了遠處隱隱約約仿佛在上的高樓,吃驚地道,“呀,三叔,那是大廈啊,這麼高!”

完油門就到底了。

另一輩子,李路經常的光顧武漢,對三鎮漢陽、漢口、武昌非常的熟悉。但是,他對八零年代的武漢,是一些印象都沒有的,他甚至沒有看見過武漢八零年代的老照片。

八零年代的武漢,道路是那麼的寬闊,交通是那麼的暢通,除了公交車,就是一些單位的1吉普、上海牌轎車以及進口的蘇聯製造的伏爾加和拉大轎車,很少很少。行人能夠看到的這些車,通常都是在路上飛馳而過。更多的是自行車以及逐漸出現的摩托車。

不堵車的漢陽,讓李路目瞪口呆完全的沒能回過神來。

這個時候的武漢大概是什麼樣子的?

北京二環三環還是一片荒蕪的時候,它已經是現代化樓宇遍布的樣子,它已經有寬敞的雙向六車道以及發達的公交出行係統,它幾乎是除了上海之外,最能代表華夏城市建設最高水準以及引領時代潮流的城市。

在李路眼裏,這大概是他回到這個年代以來,看到的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有三十年後城市雛形的城市。起碼現在的陸港,若不是非常的熟悉,他是很難將此時的陸港與三十年後的陸港聯係到一起的。

武漢這個地方,上下幾千年以來都從來是華夏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從來沒有出現過變化。

L80拐入了一條雙車道公路上疾馳,李路抬眼看到了路牌——琴台路。他腦海中冒出了幾個字——漢陽兵工廠。

他不由的一陣唏噓,L80速度不減,從原漢陽兵工廠北大門前麵疾馳而過。解放後,從東北一路南下打到海南島的四野部隊接收了漢陽兵工廠,改名為四野後勤部軍械部修械廠,漢陽兵工廠一名從此成為了曆史。

這個見證華夏人民追趕世界槍械製造技術以及反侵略的兵工廠,哪怕已經成為了曆史,在軍工人員心裏,它的地位都未曾改變過。

李路看著路邊不斷倒退閃過的漢陽兵工廠的圍牆以及那些熟悉的標語,心中思緒萬千。當前這個時代,與漢陽廠初建的環境有許多相同之處。麵臨的內外環境大同異,差距大同異,唯一的、最重要的不同是執政的不再是那個腐朽的國民政府。

“漢口飯店?”林培森訝道。

不知不覺,已經過了漢江,進入了漢口。

“三叔,咱們不會是要住在這裏吧?”林培森嘴唇都在打顫。

乳白色外牆,規整挺立的造型,平整的方體造型在今看來是過時的設計,如果以攝影九宮格的目光來看,筆直向上的樓梯在三分之一的位置,把飯店劃分成了近似左三分之一右三分之二,標準的構圖手法,甚至能推斷出設計師絕對對攝影技術有一定程度的研究。

“一二三四……”

後排的張衛偉和李家華早就醒了,他們指著漢口飯店一層層的數著,數了一遍又一遍。

“我的十五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