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章 明明有才華為什麼要靠拳頭吃飯(2 / 2)

他的話剛完,王嘉慶就在微微搖頭。

這是不可能的。

光明廠的兩款主力產品的主要用戶是軍隊所屬的農場。部隊農場可不少,光明廠是軍工廠,部隊當然是要優先采購自己係統內生產的拖拉機。

除了軍隊農場之外,大大的路橋企業是第二重要的采購方。全國能夠製造大型履帶式拖拉機的工廠,除了一拖就隻有光明廠。以履帶式底盤為基礎,研製出來的一係列的農業機械。包括運輸、耕犁、收割、牽引、播撒等功能機械。

除此之外,光明廠另一個其他工廠不具備的優勢就是,光明廠的履帶式底盤在國內是最好的,也隻有著名的一拖才有比拚的實力。作為擁有幾十年坦克生產曆史的坦克車廠,履帶式底盤技術壓根就是光明廠的強項。

於是乎,以履帶式底盤作為基礎研發出來的推土機,被大量的製造出來,投身到了沿海地區聲勢浩大的大規模基礎建設熱潮當中,尤其是築路建橋這些大工程。上個月的數據顯示,光是全國大大的路橋公司,就從光明廠這裏采購了近一百台履帶式推土機。

這個量是不簡單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四輪的生產,那一點利潤,光明廠顯然瞧不上眼,更別把重心逐步轉移過來。而四輪的研發,完全是因為一拖搞了四輪而且賣得很好。確定要移交地方了的光明廠,一直把一拖作為競爭對手,其他拖拉機廠根本沒資格和光明廠比。

你有的我一定要有,我有的你不一定能造的出來,這就是光明廠眼高一切的總體思想。

“你的代工模式吧。”王嘉慶果然的沒有接著往下問,盡管他是改革派,但是思維依然受到了時代的限製,遠沒有李路這種穿越人士的開拓以及富有遠見。

李路心裏微歎一聲,整理了一下情緒,道,“光明廠把南方15型型拖拉機的生產全部或者部分外包給紅星拖拉機廠,議定一個價格,紅星拖拉機廠按照規定時間交付合格產品。其實就是光明廠提供技術支持以及支付款項,生產的所有環節都交給紅星拖拉機廠來做。還有一種模式,光明廠提供原料或者零部件,紅星廠負責組裝生產,光明廠隻需要支付議定的費用。”

王嘉慶仔細琢磨著,道,“後一種模式對緩解產能沒有太大幫助。”

“是的,第一種完全代工的模式才能起到緩解產能緊張的作用,隻要控製住銷售,利潤的大頭還是在光明廠。”李路笑著。

對這個年代的光明廠來,一台拖拉機所需的幾乎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生產的,哪怕一顆螺絲。不像幾十年後的大型工廠,隻掌握核心部件的技術與製造,其他的都由相關的專業配件產商提供。

基本上,王嘉慶決定采取這樣的方式來開始南方15型型拖拉機的生產。

李路提出的代工方式因此無疑受到了思想開明的王嘉慶歡迎。聊了兩個多時,李路基本上明白了王嘉慶的建廠思想。王嘉慶是肩負省府交付的改革重任而來的,以光明廠的為試點,探索出國企改製的道路,積累經驗。

這一切都和另一個時空的曆史沒有出入,如果沒有李路這隻蝴蝶或者李路不加以影響抑或是影響不了,光明廠照樣會轟隆倒下,成為國企改革的反麵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