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澳洲淪陷(2 / 2)

美國保持中立,荷屬東印度又被聯合艦隊封鎖,澳大利亞已經走投無路,無可奈何之下,澳洲當局在日軍打到羅托距離都墨爾本(後來的都堪培拉如今還沒有開始建造)不遠的時候,雖然還有一半國土沒有淪陷,依然選擇向日本政府投降。這倒是讓鬼子非常意外,但既然好事都自己送上門了,拒絕就是傻瓜,聯合艦隊又輸送了一批部隊登6東澳大利亞地區,在澳軍停止抵抗地情況下,接收東澳城市。

畑俊六則帶著橫掃澳洲的雄師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墨爾本,接受了澳洲總督(英國女王任命,澳大利亞獨立後失去實權)和澳洲總理的投降書,雙方在墨爾本總督府簽署《日澳合並協議》,宣布澳大利亞並入日本,不是殖民地,而是“永遠合法的日本領土”。

那一,是一九四零年五月十一日,德軍還沒有打到巴黎,中國遠征軍還沒有登6歐洲,隨著澳大利亞淪陷的消息傳遍世界,更多的人不是震驚,而是歎息。澳洲的實際情況誰都清楚,日軍既然敢放棄遠東而南下,必然是做足了充足的準備,戰鬥力低得可以的澳軍數量又不多,怎麼抵抗日軍如狼似虎地侵略?

緊接著,日本又是在不宣而戰地情況下攻打新西蘭,聯合艦隊根本沒有費多大力氣就登6了南島,由於新西蘭人口不到兩百萬,澳洲淪陷以後,願意抵抗的人少之又少,也就是,抵抗意誌非常微弱。於是,日軍在亞洲複製了德軍在歐洲橫掃下的傳奇,僅僅三時間,新西蘭政府迫於日本當局施加的外交壓力,在都惠靈頓還沒有淪陷的情況下,宣布無條件投降。

隨之,畑俊六登上北島,在惠靈頓和新西蘭總督、總理簽署《日新合並協議》,同樣將新西蘭並入日本本土。再然後,日本皇裕仁下達命令,畑俊六留守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任命為澳洲總督,總攬澳洲軍政。

一切就這麼完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被輕易拿下,不僅讓日本舉國振奮,民眾歡呼,自明治維新以來積累的榮光和民族自信心達到頂點。東條內閣提出了打通“東南亞通道,徹底掌控澳洲”的軍事計劃,但這樣做必然會觸及美國在菲律賓群島的利益,問題再次擺在日本當權者的麵前,到底要不要招惹美國?

日本內閣開了無數次會議,裕仁旁聽,但討論來討論去,一直討論了一個月,吵了無數次,卻沒有出結果。而這時候中國和蘇聯在西伯利亞的爭奪戰達到白熱化,鐵木辛哥指揮蘇軍層層布防,並不將著眼點放在中亞,而是北亞,因為斯拉夫人比漢人耐寒,在寒冷的氣下打仗,中**隊的戰鬥力受到了極大影響。

隻不過,中**隊畢竟背靠本土,距離內地不遠,內地生產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送到前線,僅僅一個月內,大量中國空軍的戰鬥機在北亞上空巡邏。前文過,中國的戰爭機器全力運轉,爆出的力量震驚中外,開戰九個月以來,中國內地城市的各大兵工廠共計生產了上萬輛各式坦克、近兩萬架飛機以及近十萬門各式火炮。

由於日本放棄遠東,中**隊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到和蘇聯的全麵對決上,畢竟和中國接壤的軸心國成員隻有老毛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