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新的國家(2 / 2)

“哦,是太上皇,他聽蘇聯使者來了,就過來看看。”謝海陽麵色古怪地回答。

林婉芸眉頭一皺,這太上皇不是沒有對聯邦議會修改憲法表示異議嗎?這次來直接就是奔著蘇聯使者,難道他想幹涉一下?我得心應對。

朱清嚴和鍾文貞一前一後走進總理辦公室,林婉芸起身道:“陛下,鍾將軍,請坐。”

朱清嚴大剌剌地坐下了,鍾文貞站在她身後,自從碧雅茶和炎龍留在泰國,雖然她和安藤千惠一直不對付,但朱清嚴最終也隻有她這麼一個可以信任的人了。

“陛下此來,所謂何事?”

“聽蘇聯使者來了?”

林婉芸點點頭,朱清嚴道:“斯大林什麼意思?”

“他想贖回羅科索夫斯基。”

“隻要這一個人?不要那十幾萬俘虜?”

“恐怕也有這個意思,但還沒有提。”

“俘虜不能放,羅科索夫斯基更不能放。”朱清嚴嚴肅地,“中蘇即將大打出手,怎樣做出自毀長城之事?羅科索夫斯基世之虎將,堅決不能放!”

如果不放那些俘虜還可以理解,理由就像太上皇的那樣,中蘇馬上要開戰了,這時候給敵人送回去十幾萬經過戰場考驗的老兵,的確是傻子才幹的事。可是,對於要不要放羅科索夫斯基,林婉芸卻有不同看法:“陛下,明日蒙古戰爭和德軍收複蒙古戰爭中,羅科索夫斯基都沒有出色表現,想必也就是一名能力平庸的將領,還給老毛子也不是大事。”

朱清嚴冷笑道:“那總理就錯了,在蘇聯有幾個將領特別需要注意,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鐵木辛哥、戈沃羅夫、瓦圖京……這些人都不是好惹的,羅科索夫斯基又是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把他毒死,也不能留給斯大林!”

林婉芸皺皺眉,太上皇一向以大肚量和仁厚著稱,這次卻公然宣稱寧願毒死也不願留人才給斯大林,可見對其痛恨之深,她:“我明白了,陛下,那我就回絕蘇聯方麵的要求,反正就算滿足蘇聯的要求,中蘇戰爭也早晚要打,這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蘇聯使者最終失望回國,中國既不願意放掉羅科索夫斯基,也不願意釋放十幾萬俘虜——為了消除安全隱患,那些俘虜全部被搬離到了外東北和尼布楚地區,全給弄到東北修路開礦去了。

羅科索夫斯基和阿列克謝耶維奇最近的日子倒不能多壞,他們被押到了北京,好吃好喝地招待,後者知道自己回不去了,索性有了在中國當一輩子富家翁的心思,前者心思則複雜得多,他還想回國。投降是迫不得已,總書記不給活路,又不想帶著十幾萬兄弟送死,但在聽總書記還想贖他回去的時候,羅科索夫斯基覺得自己生是蘇聯人,死是蘇聯鬼,哪怕回去之後要被投入大獄,走上軍事法庭也在所不惜!

他試圖聯係中國高層,但林婉芸已經指示軟禁他的警衛,務必不能放鬆對羅科索夫斯基的看管,而且對他的求見一概不理,她事情多著哪,不可能處理這樣“雞毛蒜皮”的事,那樣她還活不活了?

此後的一生,羅科索夫斯基都沒有回到蘇聯,在中國生活了數十年,最終無奈之下作為中**隊的軍事顧問,還結合實際為中**隊創造了一套戰略理論。為此,北京政府授予羅科索夫斯基“大中華聯邦永遠的朋友”稱號,最後還讓其加入中國籍。

聯邦政府不承認雙國籍,所以羅科索夫斯基加入中國籍,就等於自動喪失了蘇聯籍。

一九七五年八月三日,羅科索夫斯基病逝於北京,享年八十歲,比前世多活了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