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蘇戰爭開始後,出兵最多的日本一邊將士兵送上運兵船北上參戰,從堪察加半島登6,進攻半島核心城市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而南庫頁島的日本駐軍越過分界線,向北庫頁島進軍,進攻迅而猛烈。 Ww WCOM與此同時,日本聯合艦隊從東京灣出,決定從九州島和四國島繞道趕往外東北,他們的目標是將士兵送上吉林的土地,然後北上攻打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不過,這一條路必須要經過衝繩群島,如果願意的話,還可以經過濟州島、對馬島等一係列朝鮮海域的群島,濟州島本是朝鮮領土,島上定居的大多數是朝鮮人,而對馬島則是日本固有領土。起來,日本島嶼太多了,有的非常靠近台灣島,有的則非常靠近朝鮮半島,有的則在太平洋之上,和他國領土糾纏在一起不好認,前世韓國和日本有關於獨島(日本稱竹島,由韓國實際控製)的領土糾紛,估計就是因此引起的(玩笑話)。
聯合艦隊開進衝繩群島海域,本來堅決擁護宇垣門閥的衝繩地方政府慌了,宇垣門閥根本沒有控製聯合艦隊,原本的聯合艦隊司令林躋造大將在石原莞爾掌權後,不幸地滾回家吃老米了,導致宇垣一成手中連一艘潛艇都沒有。所以,衝繩群島屁大點地方,又沒有多少駐軍,聯合艦隊想打下來易如反掌。
一看到為的航空母艦“赤城號”旗杆上飄揚著大日本帝國的膏藥旗,衝繩地方政府經過開會討論,做出了一個痛苦地決定:投降!
於是他們就投降了,可惜他們被登島的皇軍控製住之後,以“叛國罪”的名義被就地處決。
那一,夕陽殘照,映照得整個衝繩海域的海水如血一般豔紅——那一,死了兩百三十七個人。
隨後,原南海艦隊司令蘇宗祥少將率領第五潛艇部隊從東海直抵衝繩群島,和聯合艦隊三巨頭之一的井上成美中將會談,再度重申了恢複琉球王國獨立地位的主旨。隨後,日方向明方移交衝繩群島主權,按照明內閣的指示,在蘇宗祥的主持下,衝繩群島關於是獨立還是並入大明版圖舉行公投。島上有二十多萬琉球原住民,琉球並入日本半個世紀,日本政府向其移民十餘萬。不像後世衝繩群島一百多萬日本人那麼嚇人——如果真有一百多萬日本人,衝繩就還是乖乖還給日本吧。
由於有三十萬人口,蘇宗祥以十比一的比例下去三萬張選票,大部分給了琉球人,經過十來的統計,最終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獨立公投。隨後,又是在蘇宗祥的主持下,琉球人開始了自己的建國曆程,由於琉球王室血脈早就斷絕了,最後並沒有恢複王國政體,而是建立琉球共和國,蘇宗祥拿出早就擬好的結盟條約,明琉簽訂攻守同盟,新生的琉球成為了明帝國的第五個平等盟國,琉球人也為自己找了一座大靠山。
琉球獨立了,第一島鏈總算又橫亙在大明帝國和大日本帝國之間,唯一的變故就是有一個雙方都不能控製的勢力控製著更加重要的台灣寶島。
琉球獨立公投開始的時候,聯合艦隊已經打下了濟州島,並向明方移交控製權,最後又緊急北上,終於在東朝鮮海域選擇了圖們江的地段登6,圖們江還屬於宇垣門閥的日軍控製,不過畢竟是一脈相承,雙方都是日本人,在象征性地爭奪後,日本皇軍奪取了一段圖們江流域,並從此進入吉林省的琿春市。因為八國幹蘇形成的暫時同盟關係,明帝國向日本開放了吉林省的部分領土,允許日軍通行。
與此同時,一支聯合艦隊分艦隊從北海道的函館出,由於庫頁島的爭奪戰已經開始,他們將從海上助陣,蘇聯遠東的軍事力量極度虛弱,所以奪取庫頁島全境對於日本來並不困難。日軍的目標主要瞄在了堪察加半島,日本政府向堪察加半島輸送了十萬兵力,而蘇軍在堪察加半島的兵力甚至還沒有一萬人,且裝備落後,和裝備精良的鬼子打,肯定討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