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莊河、安東一線,莊河前線司令部。
到底由誰作為入朝總司令,這個還真沒有爭論,朝鮮有百萬日軍,而明軍最多出動二十萬,人數差距太大,想打贏非常困難,所以最後由內閣總理林婉芸提出了幾個人選,然後投票決定。現在站在莊河前線司令部的是東北軍區司令衛立煌中將,他就在東北本地,很多人都認為他最有資格指揮大軍入朝作戰。
衛立煌沒有推辭,內閣給的指示不是一定要打下朝鮮半島,能給朝鮮日軍造成麻煩減輕石原莞爾在日本國內的壓力就行——讓二十萬人打贏一百萬人,隻能癡心妄想,這不是一打五那麼簡單。
莊河司令部剛剛建立,他提拔了兩個集團軍少將司令做左右手——朱貴紫和羅禹耀,前者是第十三集團軍司令,後者是第二十一集團軍司令,這兩個集團軍曾在明日戰爭中遭受重創,戰後重建,戰鬥力卻沒有恢複到鼎盛時期,不止是骨幹損失太多,裝備也是一個問題。
這次入朝的部隊有二十萬,朱貴紫和羅禹耀各指揮一個集團軍,剩下兩個由衛立煌統一指揮。
目前,兵力部署並沒有到位,衛立煌一邊視察部隊,一邊勘察地形,要攻入朝鮮半島,第一個要麵對的就是鴨綠江,這是中原封建王朝要入侵朝鮮必須的一道關卡,隋煬帝三征遼東皆以慘敗收場,一代聖主唐太宗也費了相當大的代價才平定高句麗,後來又興起了高麗王朝,宋朝時期對其進行安撫冊封,高麗便向宋朝進貢,成為藩屬國。到了明朝,高麗仍舊是中原王朝的藩屬,明太祖賜名“朝鮮”,意即“朝日鮮明之國”,萬曆年間,平民太閣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入侵朝鮮,大明接受朝鮮的求救,數十萬明軍渡過鴨綠江開始援朝戰爭。
日本入侵朝鮮失敗,豐臣秀吉因此抑鬱而終,他的手下大將德川家康篡位奪權,建立德川幕府,就此開啟三百年的幕府時代,直到歐美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日本的海上大門,明治維新開始,幕府時代才宣告結束。萬曆援朝勝利之後,朝鮮依舊作為獨立國家存在,而明軍6續從朝鮮半島撤出,名聲是有了,實際好處一點都沒有得到,這也是朝人的通病。
衛立煌站在鴨綠江北岸,看著南岸的一座座日軍營地,以及無數的防禦工事,他眼神迷離,喃喃道:“朝鮮,朝鮮,你難道真的不能為帝國所有嗎?”
朱貴紫道:“長,我們真的要打朝鮮?”
“不打又能如何?陛下和內閣的決定是有道理的,朝鮮半島是防禦日本列島的海上門戶,如果能得到朝鮮,日本就算崛起帝國也有一個緩衝地帶與其博弈。”
羅禹耀則道:“明日不還是有一紙盟約在嗎?”
“漢錦,你認為盟約真的能製約日本?”
羅禹耀默然,朱貴紫道:“朝鮮半島地形複雜,中原王朝數千年最多也隻打下了遼東四郡,之後每次進攻朝鮮,就算得到勝利也要付出慘重代價,而又不可能長久占領,所以中原才開始對朝鮮招撫,避免大起刀兵,那樣隻會勞民傷財而已。”
衛立煌道:“容大,你得也有道理,但今時不同往日,現在朝鮮在帝國手上,帝國就掌握了主動權,在日本手上,日本就能先製人。這不是勞民傷財的問題,這是關乎一百年和平的問題!”
鴨綠江的波瀾起起伏伏,有時候還會因為魚兒的遊動泛起一圈圈漣漪,三人站在岸邊,遙望對岸,一時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