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南海。WwW COM
劉誠誌上將帶著一份電報走進唐努烏梁海廳,對女皇帝報告情況,雖然朱清清已經將權力下放給內閣,國會兩院選舉了林婉芸作為新的內閣總理,但有事沒事的,手底下的人都會跑到中南海。而朱清清最近特別喜歡在唐努烏梁海廳坐著,或許是因為唐努烏梁海戰局遲遲未決的關係,劉誠誌向她報告了德軍已經擊潰一部分蘇軍,在唐努烏梁海打開了缺口。
“沒有經曆大戰?”朱清清接過電報翻閱。
劉誠誌笑道:“是的,蘇軍不堪一擊,估計是國內的一攤子事鬧的,斯大林真是想掌權想瘋了。”
“權力啊,害人不淺。”朱清清無奈搖頭,“對了,東北的行政工作梳理完畢了吧?”
“差不多了,以重工業基地為目標建立生產,就是可惜經濟權在日本手上把持著。”著這話,劉誠誌有意無意地看了一眼女皇帝,又迅低頭。
朱清清苦笑道:“怪我就怪我吧,但戰爭真的不能再繼續下去了,人也死得太多了。”
“其實陛下做得不錯,畢竟日方做了更大的讓步。”
“那是石原莞爾的功勞,那個日本人……不計較得失,城府很深。”朱清清搖搖頭,“現在日本四分五裂,石原莞爾僅能掌握本州島一部,但我相信他很快就能完成日本列島的統一,我們必須加快步伐了。”
“陛下還在惦記朝鮮半島?”
“難道將軍就不惦記嗎?”
劉誠誌歎道:“可是,帝國哪還有再動一場戰爭的能力?在朝鮮半島,日軍陳兵百萬,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帝國需要動員多少軍事人員?”
“現在不將朝鮮握在手裏,以後就困難了。”
這一點劉誠誌深有同感,便道:“我已經和石原莞爾通過氣了,他準備先解決北海道、九州島、四國島的分裂實力,先完成國家統一。”
朱清清麵色古怪道:“那隻是菜一碟,關鍵是宇垣一成掌握的朝鮮半島、台灣島和琉球群島,那才是一切的關鍵,他難道沒嗎?”
“石原是一點都沒提。”
“老狐狸!”朱清清歎氣,“將軍,我希望你盡快做一個評估,我軍能在朝鮮半島動用多少兵力?”
“不過二十萬,”
“這麼少?”朱清清驚訝。
劉誠誌嚴肅道:“兵貴精不貴多,況且帝國曆經三場戰爭,國力大幅度衰退,能組織二十萬大軍入朝已經是極限了,陛下別忘了,帝國還要供給四十萬德國誌願軍收複唐努烏梁海。不過,唐努烏梁海和朝鮮都是6上領土,所以困難不大,要想完成帝國的統一大業,台灣島必須收回來,可如今的大明海軍……”
朱清清又是一聲歎息,:“罷了,再等等,大明海軍完蛋了,隻能依靠日本海軍,好在石原掌控了聯合艦隊,現任聯合艦隊三巨頭是山本五**將、井上成美中將、米內光政中將,他們都是石原一手提拔的,而且和帝國頗有淵源,想收複台灣隻能指望他們。”
劉誠誌下去後,她起身,出了中南海,直奔紫禁城,最後登上承門城樓,遙望北京城的中心城區,朱清清指著壇那個地方道:“我估計台灣在五十年之內都很難收回來了,在那裏給我立一座大明銅塑地圖,將台灣標上未收複領土,以後我要每都來看看。”
這句話一語成讖,台灣最終還是因為一係列原因如前世那樣,成為了中華民族一定要收複,卻不得不承認那是“未收複領土”,到底什麼時候收複,又因為其它原因,遙遙無期——這就是曆史車輪的巨大作用,盡管有人試圖撬動,卻隻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