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莞爾不得不將全部精力放在國內,全力鎮壓此起彼伏的“起義軍”,歐美列強都沒有插手,他們在看戲;蘇聯倒是想幹涉日本內政,但礙於國內風起雲湧愈演愈烈的肅反運動,有心無力。
大明政府宣布永遠隻承認由皇領導之下日本帝國政府的合法性,其實意思就是不承認宇垣一成這個“沒有皇在上”的政府合法性,不過是這麼,大明海軍損失殆盡,空軍折損十之**,想渡海收複台灣是不現實的,最多也就打打朝鮮半島的主意。不過,這必須先解決東北問題,在關東軍全麵撤出東三省退往朝鮮半島之後,明軍終於在時隔十餘年後重踏故土。
可是,問題隨之而來。
由於宇垣一成的陰險手段,大部分城市都被交給了東北遊擊隊,雖然遊擊隊戰鬥力不咋地,但他們不是鬼子,明軍不可能將槍口對準他們,何況大明官方在戰爭期間布了《權利宣言》。在如何對待遊擊隊的問題上,朱清清顯得異常大度,表示願意按照《權利宣言》的內容讓東北自治,不過手底下的人卻沒有那麼“豪爽”,在數百支遊擊隊派來上千名代表到達北京麵聖之後,要不要讓東北自治的討論始終懸而未決。
劉誠誌總參謀長代表帝國皇帝接見了遊擊隊代表,向他們一再承諾一定會讓東北早日實現自治,但到底是何種程度的自治,還有待商榷。要不是鑒於劉誠誌是抗日戰爭的頭號功臣,戰功赫赫,在政府、軍方、民間皆享有巨大的威望,那遊擊隊代表很有可能翻臉,這種外交辭令的法的確很難服這些從刀山火海裏殺出來的漢子,每個人都不是好糊弄的。
遊擊隊代表被帝國政府好吃好喝地招待了半個月,期間劉誠誌將公務推給副手,全程陪同,反正上千號人也吃不窮北京政府。隨後,朱清清親自接待,言明同意東北自治的態度,但同時明雖然東北三省會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但必須無條件聽從帝國政府的領導。
“如果是錯的,也要聽從嗎?”某個代表愣頭愣腦地問,其他人也紛紛注意女皇帝地神色。
朱清清微笑道:“當然,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國家就很難產生凝聚力,民眾也就難以形成向心力,地方政府各行其是,這個國家很快就亂了。”
最終,東北遊擊隊接受了北京政府開出的條件,即實施一定程度上的高度自治,接受帝國政府的領導,承認帝國政府是全國唯一合法的中央政權。東北問題順利解決,離國家統一又近了一步。
朱清清常常在北京廳看著那幅大明地圖,看著台灣、外蒙古和唐努烏梁海,這是最後三塊遊離在帝國統治之外的領土了,不論到了什麼時候,大明一定要將其收回,完成國家統一。
石原莞爾代表日本帝國政府請求明皇攻占朝鮮半島,將宇垣一成的老巢搗毀,減輕日本國內的壓力。
這時候的明帝國滿目瘡痍,已經不再適合進行大規模戰事,但朱清清經過慎重考慮,在二月五日那一批準了由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共同提交的《關於備糧、備戰奪取朝鮮半島的兩年計劃》。
朝鮮半島地理位置和戰略位置都極其重要,是日本登上東亞大6的跳板,也是明帝國遏製日本東進的橋頭堡,所以能控製在手裏就控製在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