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是追晉薑玉貞、陳紹寬、饒國華、王庚、張自忠為帝國元帥,入主大明昭烈祠,頒布“字第一號”哀榮狀,同時由教育部編撰五位元帥的事跡進入曆史教科書,讓後人永遠銘記。
最後的最後,朱清清即興表一次簡短地演講——
“戰爭結束了,炎黃子孫打了整整一年,為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者的侵略,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奮起反抗,最終保證了國家主權的完整,並收複了東北三省,這是人民的勝利,曆史永遠是屬於人民的。
“感謝那些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不畏生死、勇敢走上第一線浴血奮戰的勇士,你們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安息吧,看著你們熱愛的同胞走向美好的未來;安息吧,待到你們魂歸故裏,我去為你們上一柱香。”
中南海北京廳,一大幫子浩浩蕩蕩地走進來,朱清清在前,每個人都很高興,戰爭終於結束了,雖然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但已經有了一個最好的開始。朱清清回身坐下,一擺手道:“大家都坐吧。”
嘩啦啦,一群人坐下了。
朱清清欣然道:“大家的狀態不錯,嗯,杜部長,你來宣讀聖旨吧,這或許是我在帝國的‘緊急時刻’下得最後一道有效力的聖旨了。”她倒是腦子清醒,戰爭已經結束,無論於情於理,緊急時刻都該結束了。當然,內閣政府現在屬於“敵對陣營”,連國會兩院的大部分議院現在也在成都沒有自由,到底什麼時候結束緊急時刻,使國家重歸軌道,還要取決於女皇帝的意願。
國安部長杜冰站起來,衝眾人一一點頭,開始宣讀聖旨:“廢除四大戰區,全國在和平時期劃為七大軍區,戰爭時期戰爭地區自動轉為戰區,七大軍區分別是: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華南軍區、華東軍區、華中軍區、西南軍區、西北軍區。”顯然,戰區司令手握大權,軍區司令則差得多了,朱清清雖然比較真,卻也知道軍隊是把雙刃劍,將戰區轉軍區,限製軍方勢力過於龐大,省得軍人幹政,這算是一種製衡之術吧。
“鑒於特殊時期已過,戰時設置的準將軍銜和大將軍銜取消,保留大士軍銜,齊銳中將任西北軍區司令,何泰安中將任華東軍區司令,白崇禧中將任西南軍區司令,6軍少將朱培德晉銜中將,任華北軍區司令,6軍少將衛立煌晉銜中將,任東北軍區司令,6軍少將戴安瀾晉銜中將,任華南軍區司令,6軍少將崔世安晉銜中將,任華中軍區司令。”這個崔世安原本是第三十五集團軍司令,一直在東南戰線作戰,立下赫赫戰功。
“海軍上將薩鎮冰重任國防部長,6軍上將劉誠誌任三軍總參謀長,並兼任6軍參謀長,最高統帥部取消,國家恢複和平狀態,但鑒於情況特殊,仍然適用於憲法中規定的‘緊急時刻’。”在座的人都清楚,“情況特殊”指的就是內閣政府和帝國政府決裂,而國會兩院絕大多數議員都被困在成都,從這一個方麵看,的確需要延續“緊急時刻”。
然後是對王琛、陶愛虎、杜冰三人的嘉獎,由於實在不好安排,更多的是口頭獎勵,實際好處卻不多。王琛麵臨的是重建空軍,但大明空軍十去七八,想重建還不知道猴年馬月,當真是任重而道遠;陶愛虎和杜冰的任務也不輕鬆,後者要重組國內的情報網絡,大規模清洗內閣政府曾經安插的眼線,前者的任務輕了不少,仗是在國內打的,情報總局管的是國外,所以損失不大,頂多是在日本的情報網絡受到全麵打擊。
“諸位,你們是大明全新的血液,拜托諸位用手中的劍能保衛這個國家,保佑你我共同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