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一九三四年六月一日,永安二年六月一日,國際兒童節尚未設立,經過大明女皇朱清清這根“攪屎棍”地摻和,以及石原莞爾的附和,明日談判取得重大突破,不到十就簽署了停火協議草案,隨即又簽署諸多補充條款,裝訂起來就是一份完整的《明日停火協議》;由於日本沒有戰敗投降,自然不可能簽署帶有屈辱性質的和約,隻能以停火協議作為遮羞布。 WwWCOM
主要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關於領土:日本承諾將東北三省還給明帝國,但二十年經濟權歸於日本,至一九五四年六月一日歸還,同時對於偽滿洲國的合法性不予承認,並允諾朝鮮半島和衝繩群島的民眾舉行獨立公投;第二部分關於“戰爭賠款”,由於明日兩國私底下的秘密協議,這所謂的戰爭賠款數目就少得可憐了,在這裏不提具體數字;第三部分就是結盟事宜了,大部分都在補充條款裏,而且沒有公開。
停火協議簽署那一,石原莞爾匆匆啟程回國,順便帶上山本五十六,他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將林躋造攆回家吃老米,讓山本五十六坐上了聯合艦隊總司令的寶座,並越級晉銜海軍大將;起來也可笑,他自己還隻是6軍中將,反過來卻能給別人晉銜大將……
不過,日本國內上至皇裕仁,下至普通民眾,都對石原莞爾的談判結果很不滿意,由此引了一**抗議風潮,指名道姓地罵他“國賊”。石原莞爾不以為意,一邊繼續安排明日結盟的事宜,一邊暗中控製軍隊,並開始培植親信,準備控製全國。
六月中旬,明軍撤掉包圍圈,一百多萬軍順利退到沈陽休整,由於明日兩國不再處於戰爭狀態,而且東北即將交還給明國,新任侵華日軍總司令宇垣一成無力回,一邊開始準備交付事宜,不過他倒是很陰險,沒有等待大明正規軍來交接東三省,而是將很多座城市都交給了遊擊隊,就看看大明官方日後怎麼和這些遊擊隊談判了。東南方麵,日軍主動退出南京,六十多萬日軍聚集在浙江境內,不過沒有放下武器,白崇禧帶著軍隊在趕到杭州——杭州是原本東南戰線司令部所在地,宇垣一成就在杭州,寺內壽一死後,他兼任侵華日軍總司令,杭州自然又有了侵華日軍司令部的“兼職”。
在日本國內地一再催促下,宇垣一成迫於壓力,不得不命令浙江日軍和沈陽日軍全部放下武器,至此,大明境內兩百多萬日軍從隨時可能暴起傷人的豺狼變成了手無寸鐵的綿羊。為了防止意外變故,朱清清和石原莞爾溝通後,將這些人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十幾,最後分批登上聯合艦隊的運兵船,一股腦遣送回國。
戰爭結束了,但危機並沒有解除。
七月一日,朱清清出席烈士追悼會,親書匾額“國恥昭昭”,告誡後人勿忘國恥。在追悼會上,她聽取了戰爭總結,在這場長達二十一個月的戰爭中,大明為了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正規部隊損失六十多萬,大部分在京津大會戰中陣亡,終身殘疾者更是難以計數,遊擊隊傷亡過上百萬,平民傷亡也有二十萬,可謂遍地瘡痍。
6軍上將劉誠誌、海軍上將薩鎮冰、空軍中將王琛、6軍少將朱培德、6軍少將衛立煌、6軍少將戴安瀾、6軍少將、6軍少將陶愛虎、6軍少將杜冰等等這些在或明或暗戰場上做出巨大貢獻的高級將領基本列席在座,除此之外,還有德國6軍元帥馬肯森、明德聯絡大使史陶芬伯格、法國記者克拉拉、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以及很多國家的代表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追悼會。
追悼會最後,朱清清宣布了一長串追晉嘉獎名單,表示大明政府將不遺餘力地恢複國家經濟,撫平戰爭創傷,設立殘疾軍人基金會,為退伍的殘疾軍人介紹工作,如果沒有工作就按月放救濟金,他們為國家付出了全部,國家不能忘了他們,人民也不能忘了他們;然後是對那些陣亡軍人,不論是正規軍官兵,還是遊擊隊官兵,核實後向家屬放撫恤金,雖然大明政府目前拿不出那麼多錢,但絕不會賴成死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