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大會戰前線,密雲縣石城鎮密雲水庫附近。 Ww WCOM
張自忠領著一個裝甲師和一個機步師暫時在這裏駐紮,日軍以喇叭溝門為突破口,如今已經打到了琉璃廟鎮,同時分兵攻打延慶縣的千家店鄉和珍珠泉鄉,密雲縣的馮家峪鎮和不老屯鎮也陷入了激戰。處處烽火,但張自忠就是敢“火中取栗”,帶著兩個師,僅僅兩萬人大搖大擺地駐紮在石城鎮——也即日軍的眼皮子底下,
大明帝國的國防部長,明軍的最高代表如此高調出場,寺內壽一不可能不清楚,但現在三縣戰鬥都是膠著戰,其它地方又一時打不過去,不能從背後捅石城鎮一刀,讓人心裏癢癢。張自忠算準了這一點,一方麵和前線部隊聯絡感情,穩定士氣,一方麵則在策劃一個又一個戰術,預備送鬼子一份大禮。
他率領的兩個師是絕對的王牌部隊,裝備精良就不了,關鍵是訓練有素,而且在承德會戰和一係列戰鬥中都有過出色表現,更重要的是,這是張自忠以前帶過的部隊,屬於嫡係中的嫡係;用一個比喻的話,那這兩個師就是他的娘家,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隻要他還手握兵權,再加上嫡係部隊的撐腰,皇帝那邊絕對不敢輕易動他,敵人那邊也不敢加以輕視。
張自忠主要關注的是近在咫尺的琉璃廟鎮戰鬥,京津大會戰還沒有到最關鍵的時刻,也隻有將所有的外圍障礙掃清,日軍才會真正直麵明軍的主力部隊。如果東南戰線的主力集團軍隻有一個三十五軍最為出色,因為三十五軍在南洋戰爭就一直敢打敢衝,回國後又迭經血戰,經曆了寧波會戰、台州會戰、杭州戰役、上海圍城戰等等一係列大戰,很多團級建製的番號都打沒了,雖然損失慘重,但戰鬥力絕對是頂呱呱。
不過,東南戰線能拿得出手的也隻有一個三十五軍,華北戰線則有三十九軍、十八軍、二十四軍、四十二軍等四個絕對王牌的主力集團軍,其中三十九軍和四十二軍曆經承德會戰、赤峰戰役、秦皇島血戰、唐山反擊戰等大規模戰鬥,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損失的裝備和物資基本補充完畢,折損的官兵也經過了補充,四個王牌集團軍壓在京津大會戰上,已經表明北京當局將與都共存亡;況且,東南軍的做法也給了華北軍啟迪,就比如爆破戰術,東南軍在南京和日軍打得酣暢淋漓,其中爆破戰術立了大功,日軍傷亡過十五萬,單是戰死在正麵戰場上的就過七萬人,是名副其實的慘勝。
京津守軍也在高層的命令下不惜一切代價,采取了這種極端戰法,最高統帥部的意見極為一致,就是都必須控製在明軍手中;一旦失去了對都的控製,帝國政府的威信將遭受巨大打擊,很有可能造成地方政府尾大不掉的局麵,屆時大明境內處處烽火,軍閥割據,內憂外患,誰敢還有爬起來的機會?
“益之將軍在四海鎮,我軍在石城鎮,中間正好夾著一個琉璃廟鎮。”張自忠站在密雲水庫旁邊,兩個警衛拉著一張軍事地圖,他的手指一直撚在琉璃廟鎮不動彈,“鬼子輕敵冒進,武藤章手中應該還有預備隊,但不會很多,我軍能不能動反擊,琉璃廟鎮的戰鬥是關鍵,守軍能不能堅持三?”
奉命來給國防部長當副官的衛立煌少將道:“琉璃廟鎮守軍隻有一個團兩千人,不到三千,近日來又和鬼子血戰數場,估計明就會堅持不住了。”
“可我軍的計劃中,琉璃廟鎮必須守住三!”張自忠斬釘截鐵地。
衛立煌想了想道:“張總,不妨我領著兄弟們增援琉璃廟鎮,給你爭取三時間?”
“你有把握嗎?”
衛立煌笑了,自信滿滿道:“除非武藤章將自己的預備隊拿出來,否則別三,十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