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魔都之圍(2 / 2)

激烈地戰鬥又在無錫爆,而且日軍陷入了苦戰。

宇垣一成咬著手指頭不住地思索,難道白崇禧這家夥真的要在無錫打一場大會戰?不,不可能啊,南京防線都構築地差不多了,在南京決戰還是在無錫決戰沒有任何懸念,憑借堅不可摧的南京防線,明軍有更大的機會重創皇軍,在無錫這樣的城市打,完全沒有防守優勢啊!

就在侵華日軍東南戰線總司令猶豫不決地時候,支援上海的明軍撤退,退守無錫,對本就苦苦支撐的日軍動雷霆一擊,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收複無錫全境,還順利推進戰線,殲滅了部分日軍主力後,克複蘇州,有望在一九三三年春節之前將這部分日軍趕回浙江。

不能再等下去了,宇垣一成顧不得那麼多,下令從上海撤圍,在殲滅明軍主力和保存己方有生力量的二選一中,他必須選擇後者,因為本土已經不會再運輸兵力往前線作戰了,有生力量不能損失過大。他不得不感歎白崇禧這一手玩得十分漂亮,先是陽謀,又是陰謀,最後又是陽謀,擺明了一副吃掉你主力的架勢,代價就是自己的主力部隊也有可能被消滅,典型的同歸於盡戰法,就看誰的決心更大了。

明軍是在本土作戰,明帝國的人力資源又是獨一無二,隨時可以從當地補充,日軍則沒這個待遇,死一個少一個,招募偽軍要麼維持占領區治安,要麼當炮灰,戰鬥力根本不值得信任。據宇垣一成在下達從上海撤軍的命令之後,給國內去了一封信,他有預感,想在東南戰線完全取得突破已經難上加難,就算打下南京,也難有餘力進軍江西、安徽,更迥論進軍河南和山東呼應華北戰線的友軍,一同夾擊北京了。

上海之圍解除,白崇禧下令棄守魔都,同時棄守蘇州和無錫,全部大軍回防南京。毫無疑問,擺出這個架勢,誰都清楚東南戰線的雙方軍隊肯定要在南京決戰,這是一場巔峰對決,不過是不公平的對決罷了。

明軍敗了,大不了退守江北,在豫魯重新構築防線,反正民間義勇軍多著哪,隨時可以轉為正規編製,日軍敗了就不了,明軍收複東南失地指日可待;若是日軍打下南京,必須消化勝利果實,在占領江蘇全境後,現實將讓他們不得不停止進軍地步伐,不在蘇浙站穩腳跟,起碼要將遊擊隊鎮壓下去,否則日軍別想再繼續大規模作戰,要不然後方不穩,啥事都辦不成。

宇垣一成給寺內壽一去電,明了自己的看法,東南日軍不可能給華北日軍支援,北京保衛戰隻能看他們自己的。但宇垣一成對華北日軍也不是很有信心,京津防線足夠堅固,又有四百多萬守軍,華北日軍則隻有一百三十餘萬,其中主力師團並不是很多。

盡人事聽命吧,我們軍人已經為大日本帝國的國運盡了最大努力!宇垣一成捫心自問,確實問心無愧。

赤峰,日軍前線司令部。

自從京津大會戰打響後,寺內壽一力排眾議,將司令部從寒冷的沈陽推進到了赤峰,雖然赤峰也不是多熱的地方,但氣溫比沈陽高了一些。

宇垣一成的來電讓侵華日軍總司令陷入了沉思,寺內壽一承認這不是沒有道理的臆測,不論從軍事角度還是政治角度,大明帝國的陪都南京不得不打,但打不下南京,東南日軍將銳氣喪盡,明軍會迅展開反擊;打下了南京,也隻能在未來的幾個月內不得動彈,避免造成消化不良,等到東南日軍在蘇浙站穩腳跟了,估計華北日軍要麼在北京城下慘敗,要麼已經突破京津防線,進入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那時候也不用東南日軍遙相呼應了,簡而言之,南京必須打,打得下打不下在目前來都沒有意義,日本也沒有那麼大的胃口一口鯨吞明帝國的江南領土。

“嗯,還是不要分心了,專心研究怎麼攻進北京城吧。”寺內壽一這樣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