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將鏡頭重新轉回明日戰爭,已經了太多不太緊要的話了,還是言歸正傳吧。Ww WCOM
東南戰線,在杭州失手之後,戰局可以是一不可收拾,白崇禧在南京重建指揮係統,並對自己指揮過程中所犯的失誤,不論是重大的還是細微的,都進行了反省。他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年紀輕輕遽然上位,指揮經驗不足,雖然自認為運籌帷幄,但沒有決勝千裏,哪怕杭州失守的因素十分複雜,但他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最讓他懊悔的是,由於固若金湯的杭州防線僅僅五就被日軍攻破,明軍完全沒有準備,導致囤積在城中的巨量軍事物資落入敵手,相當於資敵。明軍本就是物資不足,糧食問題更困擾了上上下下,杭州丟失雖然令人可惜,但大量物資沒有及時轉運出來才是最致命的。
這部分軍事物資可以保證日軍在拿下杭州後不用焦急地等待後方補給,能快衝出浙江展開兵力部署——隻有宇垣一成不是蠢貨,他一定會這麼做。
宇垣一成當然不是蠢貨,在攻克杭州後,利用城中囤積的物資,日軍獲得了急需的補給,迅又攻克了沒有多少兵力守衛的嘉興,分兵逼近無錫和上海。白崇禧摸不透宇垣一成的重點在哪裏,按理,上海是大明除北京之外的唯一直轄市,也是新明國改革以來俗稱的“經濟都”,戰略意義十分重大,如果攻克上海,日軍攻打無錫也會順利許多,況且還有聯合艦隊襄助。
不過,上海守軍足有四個主力集團軍,是明帝國機械化程度非常高的部隊,日軍想打下魔都,困難不。
事實上,宇垣一成沒想著這麼快就攻打上海,東南戰線的日軍都是從國內征募的新兵,軍事訓練不足,本來不僅是他,就連日本軍令部都擔心能不能在東南戰線取得突破。顯然,東南戰線的戰局展很讓宇垣一成和軍令部長臉,而明軍本來的戰鬥力要軟弱也不過去,白崇禧這個繼薑玉貞之後的東南戰線總司令也非常有手段,狡猾地使用合圍戰術將剛剛占領台州的日軍打回了寧波,使其不得不龜縮在幾乎沒有補給的寧波一隅。
可惜,不佑明國,一連串變故使明軍很快丟掉了浙江全境,不得不令人唏噓,實在是造化弄人,戰場之外的政治局勢每一個變化,都有可能影響戰局。經過了這麼久的征戰,東南戰線日本新兵基本都在殘酷的戰場上完成了蛻變,成了真正的軍人。
沙場礪兵,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今明軍在東南戰線主事的兩個人——因為川康突生變故,滇黔桂搖擺不定,何泰安不得不從南京趕到武漢,以湘鄂之兵威壓三省,保證西南邊境的穩定。白崇禧從杭州撤到南京,千鈞重擔壓在了他一個人的肩頭,心裏壓力特別大,他每日每夜都在指揮部裏研究軍情,有時候拿著放大鏡趴在軍事地圖上一趴就是一,看得身邊的參謀人員都心疼了:司令完全是不要命的節奏啊!
麵對部下的擔心,這位剛剛晉銜中將沒多久的年輕將軍隻是淡淡一笑,:“王命所托,豈敢輕廢?”
戰鬥最終在無錫打響,日軍沒有攻打上海,隻是將其團團圍困,再加上聯合艦隊的壓力,上海守軍插翅難飛,宇垣一成決定將上海圍到人吃人的地步,反正是不想和守軍硬碰。而日軍想打無錫,必須先攻克蘇州,在大明帝國的行政區劃中,蘇州屬於“經濟專區”序列,行政級別比省轄市低半級,比市轄縣高半級,夾在省轄市和市轄縣之間,相當於前世中國的縣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