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泰安在南京建立第二套指揮係統的時候,白崇禧正趴在沙上死死地盯住了台州,對於皇帝掌權後的任命,他一言不,心裏暗暗了狠:打到現在還沒有教訓一下鬼子,難怪陛下不信任我,好,既然如此,我就給這個“東南戰線第二司令”一個下馬威!
自願跟隨老領導來前線的第二十四集團軍參謀長鍾肅站在旁邊,給司令分析戰局,到聯合艦隊分艦隊在寧波海域頻繁遊弋之時,白崇禧忽然擺了擺手,直起身道:“鬼子上當了!”
他的大手抓過一麵微型金龍旗,插在了台州城頭,冷笑道:“就在這裏,給鬼子一個不大不的教訓吧!”
宇垣一成並不完全了解白崇禧這個新對手,相對於薑玉貞一味地被動防禦,“諸葛”沒有延續老上司的做法,就像寺內壽一一樣,他本來和劉誠誌有過交手,認為明軍棄守唐山是要將主力部隊集結到京津防線,打一場轟轟烈烈地都保衛戰。WwW COM結果,誰又能想到,劉誠誌大膽啟用新人,戴安瀾這個名字寺內壽一聽都沒聽過,當然不了解人家的指揮風格了。
明軍兩個集團軍壓向台州,宇垣一成卻將防守重點放在了寧波,隻要寧波不失守,明軍就困不住幾十萬日軍,畢竟華北戰線擁有數量可觀的岸防部隊和地麵防空部隊,東南戰線沒那麼“奢侈”,浙江的岸防部隊和岸防工事已經被聯合艦隊打殘了,地麵防空部隊幾乎沒有,隻要一靠近海邊,就等於是聯合艦隊的下。在6軍方麵,大明軍隊還可以驕傲一番,到海軍,黃海艦隊在黃海大海戰重蹈甲午海戰的覆轍,主力艦全部沉沒,連海軍上將都沉海殉國了,可以一蹶不振。
而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在南中國海遊弋,在最高統帥部地命令下並不參戰,始終保證和南洋的聯係,也保證大明唯一的海外殖民地蘇門答臘島的海上航線正常通航。東海艦隊則在台海一戰中被打得狼狽不堪,奉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保存實力,退到了南華共和國海域,並在南華提供的港口停泊,堅決不再回國參戰。
這都是當初洪崇烈代表最高統帥部下的命令,聯合艦隊實在不是大明海軍能匹敵的,還是能保存一點實力就保留一點吧,以後重建三大艦隊也不用費大力氣。
明軍攻打台州一開始並不順利,甚至在日軍地堅決阻擊下沒有打進城區,直到宇垣一成將重點轉移到寧波——在此之後,白崇禧命令數十萬大軍,包括那些民兵部隊氣勢洶洶地撲向寧波,儼然一副大打出手地模樣。
從明軍的各種調動來看,是準備用兩個主力集團軍牽製台州的日軍主力,然後攻打隻有二十萬人防守的寧波。奪回寧波,反身合圍,將所有登上東南大6的鬼子包餃子,明軍的戰略意圖換個腦子好使的日軍指揮官都能看出來,宇垣一成又不是傻子。
相較於攻打台州的不順利,攻打寧波就沒那麼費力氣了,畢竟明軍占據了數量優勢,尤其是民兵部隊始終保持著高昂地鬥誌,很多民兵的親人都死在了鬼子的轟炸中,據白崇禧了解,有幾個民兵師的師長,家屬全死在了鬼子手上,其中一個寧波人不僅是父母,兩個妹妹在未能及時疏散的情況下被鬼子逮住糟蹋了,然後活埋。民兵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多是寧波本地人,還有的是台州人,他們對鬼子的仇恨那是不言而喻的,沒有兩三年的時間流逝,這種仇恨不會消退。
明軍三路齊,目標直指餘姚、奉化、寧海三地,這都是當初寧波保存下來的三個縣區,宇垣一成一邊下令寧波守軍死守陣地,一邊讓台州守軍回援寧波。就在鬼子回援地時候,白崇禧麵對沙盤上插上金龍旗的台州,淡定地吐出一個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