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一股子視死如歸地勁頭,僅僅後半夜到亮的五個時,明軍犧牲三千多人,硬是趟出了一條血路。
接到消息,劉誠誌同時也鬆了一口氣,他還真怕幾十萬人被鬼子包了餃子,那樣損失可就太大了,不僅僅他指揮失誤的責任會成為話柄,之後即將開始的北京保衛戰也將損失一股重要的守城力量。
“司令,金龍總部來消息,請你暫時將指揮權移交,去總部參與最高會議。”高文牧大校報告。
劉誠誌道:“明白了,那就讓衛俊如將軍代我指揮吧,他在北京有一段時間了,應該對前線情況有了了解。”
衛立煌是繼薑玉貞之後的第十八集團軍司令,從地方上調過來的,他一直協助劉誠誌構築京津防線。
金龍地下總部,最高統帥部會議室。
朱清嚴麵無表情地坐著,等到劉誠誌最後一個入座地時候,終於開口道:“人齊了,會議開始。”
會議主題就是討論要不要遷都,可以很肯定的是,支持遷都的大部分是文官,還有部分高級將領,張自忠和王庚則是堅決不讚成遷都。
“劉司令,你一直在西山指揮前線作戰,有什麼看法?”朱清嚴見吵來吵去吵不出結果,索性直接點名。
“陛下,我讚成遷都!”
此言一出,就被張自忠狠狠地瞪了一眼,王庚也是一臉地不豫之色,而除了張自忠之外的五位閣老則是各有反應,不等其他人開口,朱清嚴就饒有興趣地問:“為什麼?”
“陛下,請容我完。”一向以忠厚老實著稱的劉誠誌中將站起身,向周圍的大佬一個個點頭微笑,“我的意思是,遷都可以,但有些人卻不能走。”
朱清嚴挑挑眉,示意他繼續下去。
“遷都,不論是遷到長安,還是重慶、成都,這都可以,我甚至是舉雙手讚成。”劉誠誌掃視一圈,淡淡地,“但是,陛下、國防部長、總參謀長以及我都必須留下來,因為如果我們這些人都走了,北京保衛戰也不用打了,將士們不會有士氣和日本鬼子戰鬥的,他們不臨陣倒戈我們都得稱讚他們的寬宏大量了!”
朱清嚴用手指敲擊桌角,忽然哈哈大笑,指著衛國戰爭總司令道:“劉司令的提議非常不錯,大家怎麼看?”
沒人話,他不滿地:“怎麼了,就沒人話嗎?劉司令的辦法兩全其美,想走的人都能走,不想走的人就可以留下來,難道不好嗎?”
不好嗎?非常好!內閣諸人一個個在心裏這樣想:是啊,非常好,日後的史書會怎樣寫他們,哦,“臣子貪生怕死,獨留君王困守帝都”?我們知識分子都是要麵子和名聲的嘛,你這樣搞我們都得遺臭萬年!
朱清嚴臉色一沉,冷冷道:“看來都得了聾啞症了,諸位,我個人覺得劉司令的方法很好,兩全其美,如果沒有人反對,遷都事宜就這樣決定了?”
還是沒人話,文人們雖然害怕身後名聲變得臭不可聞,但更怕死,所以選擇了默認皇帝的話。
“好,無人有異議,我命令,行政機關6續遷往長安,內閣方麵先準備第一批撤離,之後是國會兩院的議員,當然,如果有願意留下來堅守的我也不反對。”朱清嚴深深吸進一口氣,又吐出來,閉上了眼睛,“究竟會不會暫時定都長安以後再討論,好了,散會!”
會後,其他人都走了,朱清嚴讓張自忠、王庚、劉誠誌三人留了下來。
“鍾台將軍,你做得不錯。”因為剛才的好印象,朱清嚴話就親熱了許多。
劉誠誌苦笑道:“陛下,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