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了,日本的野心不是隻讓東三省作為殖民地,而是要切實並入日本本土,到時候一億東北人都將成為日本人,如何迎合東北人的心理,是日本當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心理底線,尤其是占領東北十餘年,日本人在東北幹了不少缺德事,導致大量當地居民的反感度直線上升,這樣一來,東北老百姓隻會愈來愈思念故國,而不是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是日本人。
招募偽軍,起的作用就是以當地人治理當地人,就連東北和朝鮮許多城市的行政官員,都由當地人選舉署理,為的就是不激起老百姓的反感,確立日本的統治地位。侵華戰爭爆後,大部分偽軍被拉上前線,幾十萬關東軍也開始南下,留在東北和朝鮮的正規部隊駐軍數量減少到了不足十萬,偽軍也不過二十萬,本來已經被打壓得抬不起頭的遊擊武裝死灰複燃,並和明國方麵取得了私下裏的聯係,在敵後擾亂鬼子的陣腳。
二月十四日,日軍占領青龍縣第一附屬醫院,隨即切斷了守軍一個團的後退,將其包了餃子。這個團經曆了殘酷地戰鬥,本來滿員編製有三千人左右,打到現在,頂多還有一千三百人多一點。
被包圍了,全團拚命突圍,友軍從多個方向攻擊日軍,企圖救援該團,友軍甚至調來了五輛坦克,雙方從傍晚激戰到後半夜,因為日軍傷亡承受不住,再加上包圍圈有了缺口,迫不得已放出了被圍的守軍。可是,能從包圍圈中完好地走出來的官兵,已經不足兩百人,個個精神萎靡,估計近段時間得下戰場休息休息了。
一方麵是日軍戰術得當,另一方麵就表現了明日兩軍最直接的差距,日軍戰鬥力就不了,關鍵是雙方指揮官的水平,從戰爭爆以來,明軍不是沒想過反擊,而是沒找到反擊的機會。日軍一直是呈壓倒性優勢的,這不在於數量,在於質量,戰鬥力的差距、戰術的差距都是一方麵,雖然日本將領不擅長戰略策劃,這從前世日本已經侵略中國,和蘇聯紅軍在西伯利亞打得難分難解,還占領了整個東南亞,卻還敢偷襲珍珠港,逼著美國政府踏上戰車,其戰略層麵就可見一斑。
青龍縣其它地方已經守不住了,在劉誠誌的授意下,各級指揮官下達了集體退往縣城地命令,青龍守軍6續撤出防守的郊區,往縣城集中。秦皇島目前的縣區,山海關、撫寧、海港全境淪陷,青龍淪陷了半壁江山,北戴河區在6上被敵方團團包圍,海上還有聯合艦隊的威脅,基本可以提前宣告陷落了。
在進行了一係列激烈抵抗後,劉誠誌命令昌黎縣和盧龍縣兩地守軍,包括正規軍和民兵部隊,數十萬大軍集中進攻,由於民兵部隊沒有重型主戰裝備,不適合攻堅戰,前鋒便由正規軍擔當。劉誠誌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從撫寧縣的東南角打開一個缺口,救出陷入困境的北戴河守軍,尤其是保住其中的一個主力集團軍。
這才是劉誠誌的目的,這支主力集團軍已經血戰竟日,積累了極為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還剩下三個建製完整的步兵師,是以後都保衛戰的主力,是萬萬不能丟在北戴河的。救援部隊不負眾望,由於撫寧縣剛剛淪陷,日軍又要分兵攻打青龍縣,在撫寧留守的兵力並不多,不過日軍也意識到了東南角的重要性,所以在此部署了兩個主力師團,救援部隊差點被這兩個日軍主力師團打回去,好在重型主戰裝備的跟上解決了他們的困境。
打開缺口後,救援部隊在北戴河火車站接應到這支被劉誠誌頗為重視的主力集團軍——三十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