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心理底線(1 / 2)

二月十日,華北戰線上的兩部分日軍因為秦皇島的阻礙,至今還沒有完成會師。 WwWCOM也直到這一,日軍攻克了秦皇島市撫寧縣全境,進軍青龍縣,打過青龍,就是與之毗鄰的承德,日軍便可以順利會師。

守軍不和日軍正麵交手,一退再退,最終,第一槍在去年下半年計劃作為風景區的祖山打響。

祖山,由於渤海以北、燕山以東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綿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其最高峰女峰,海拔一千四百二十八米,略遜於泰山。登上女峰,東觀日出,南追帆影,西望長城,北俯群山,美景盡收眼底,這些卻是泰山所沒有的。

由於地形複雜再加上險峻異常,日軍一開始被打得找不著北,直到用人命堆出一條血路,搶在明軍反應過來之前占領了女峰。占領製高點,從上往下打是比較容易的,這一點,日本人相當了解。

明軍拚了命想奪回女峰,但為時已晚,日軍架好了數十門火炮——山峰上能架這麼多門火炮實屬不易,這回輪到明軍找不著北了。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後,明軍指揮官無奈地承認現實,即他們已經沒有奪回女峰的可能,在權衡再三後,明軍主動退出了祖山。

接下來的戰鬥更是殘酷到極點,守軍與日軍爭奪一座公立中學,學生們早就停課了,偌大的學校沒有一個人,甚至連一條狗都沒有。這部分日軍全是輕武器上陣,炮兵部隊一直跟從主力部隊戰鬥,而守軍一開始就占領了綜合樓、教學樓等製高點,那是校園裏唯一有險可守的地方,操場、食堂等全部丟給了敵人。

沒有主戰裝備的日軍攻打占據製高點的守軍很艱難,尤其是必須靠近綜合樓和教學樓,守軍人數隻有幾百人,而日軍數量是守軍的一倍。打到最後,守軍放棄了教學樓,他們幸存的人數已經不到幾十人了,日軍陣亡的人數也差不多,一直就這樣打到黑。

沒有炸藥,守軍想利用綜合樓和日軍同歸於盡都不可能,漸漸的,就有人絕望了。當然,困獸猶鬥,日軍趁著夜色進攻,最終將最後的十幾名守軍官兵堵在了校長室,在一聲衝巨響過後,每個守軍都拉響了給自己保留的手榴彈,幾乎將整整一層樓都震得搖搖欲墜,而衝進去的日本兵無一幸免,全部完蛋了。

這樣的戰鬥隻是青龍境內的縮影,守軍正規部隊在正麵和日軍死扛,民兵部隊則轉為遊擊戰術和襲擾戰術,擾亂敵軍的視線,順便打擊那些被日本人武裝起來的偽軍。實話,有些民兵對入侵家園的鬼子不是如何恨,畢竟是國與國之間,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行事,偽軍就不同了,這些偽軍有的是朝鮮人,朝鮮王國被日本強行吞並後,日本當局招募了不少朝鮮本地人成立治安部隊和武裝部隊,這次侵華戰爭就拉上了他們當炮灰,這就是亡國奴的下場。

有的根本就是大明人,民兵最恨的就是這種漢奸,數典忘祖的東西,跟隨鬼子殘害自己的同胞,怎麼就不想想大明若是亡國了,大家都成了亡國奴,又有誰能得到好下場?我呸,老子就是不打鬼子,碰上你們這種漢奸絕對一個都不放過,用槍殺你們都算浪費子彈,就用刀子殺,一個挨一個地砍頭!

偽軍戰鬥力不高,又被民兵們盯上了,雖然不是參與明日之間的正麵對決,一般都是在占領區管理治安和打擊遊擊隊,但他們的傷亡卻一直居高不下。民兵同樣戰鬥力不高,但他們的士氣一直是最高的,因為他們有的是從東三省逃出來的東北人,有的幹脆就是華北人,對於入侵家園的鬼子恨,對於助紂為虐的偽軍更恨,他們的目標先是偽軍,之後才是日軍。

寺內壽一很快就察覺了這個情況,他下令占領區盡量由本**隊管理,偽軍起到輔助作用就好了。當初招募本地人管理占領區考慮的就是不激起占領區民眾的心理反感,要知道,東北的人口密度是整個東北亞最高的,一個處理不慎就可能激怒一億人,到時候陷入一億人憤怒的汪洋大海,日本在東三省的統治根基將徹底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