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由於內閣果斷采取行動,全國性上訪得到遏製,如今老百姓的憤怒暫時被壓製下來。WwWCOM”洪崇烈繼續彙報,“不過,如果地方政府侵占農民土地而不給予合理賠償的話,老百姓還將再度被激怒。林閣老親自掛帥,親手處理了一大批貪官汙吏,隻不過,這隻是權宜之計,要想安撫住老百姓的情緒,還須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嚴查嚴打嚴殺,刹一刹官場上的不正之風!”
這麼一,朱清嚴想起了前世,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都有嚴打,但在社會風氣已經不知不覺轉變的情況下,嚴打隻會產生一時之效,想改變現狀,唯有改革。他見洪崇烈一副慷慨激昂地樣子,平靜地:“輔息怒,我同意內閣的決定,該查查,該殺殺,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堅決不能放過一個壞人!對了,輔,你看看這紫禁城,是不是金碧輝煌得很?”
內閣輔本來在皇帝出前半段話之後還很是欣慰,後半段話一出來,他就滿腦袋圈圈了,迷糊道:“陛下,紫禁城集曆代建築之大成,自然是輝煌無比。”
“嗯,輝煌歸輝煌,就是太冷清了。有時候,輝煌不是給一個人看的,沒有人欣賞,不過是孤芳自賞而已,輔,我準備近日搬出皇城,進入中南海居住,你意下如何?”朱清嚴笑著征求意見。
“這……陛下因何有此想法?”
朱清嚴神秘地:“因為對我來,紫禁城有太多的‘回憶’,住在這裏,我心裏堵得慌!”
兩日後,也就是日本相犬養毅率領代表團訪華的當,朱清嚴帶領皇室成員搬出了紫禁城,其他人可以選擇不入住中南海,內閣會負責另行安排住處。由於改革之後,太監宮女有的遣散了,有的自願留下來,這次皇室搬出紫禁城,還遺留的宮女隻留下了很少一部分,其餘的全部了安家費遣返原籍。
這裏得一下,雖然太監製度在變法之初就廢除了,但那些原有的太監又不能不管,而這些不男不女的哥們不可能走出皇宮,他們是沒有任何生存技能的,隻會服侍人。三十多年後,原有的太監大部分老死宮中,還有一些年紀太大,最終由還在位的佑皇帝拍板,內閣拿出一致意見,由國家負責老太監的養老問題,一直到死。
跟隨皇室入住中南海的全部是宮女,但不過一百人,朱清嚴感歎地:“前朝遺留問題那麼多,能和平解決真是最大的善舉,先帝何其英明也!”
安藤千惠隨大流,被朱清嚴安排住進了瀛台蓬萊閣,當然,為了自己的形象,則在瀛台之北的豐澤園頤年殿西園圃書房(菊香書屋)居住。其實離得不算太遠,幾步路的事兒,朱清嚴覺得幾步路還不至於累垮自己的身體——色字頭上一把刀,還是女人最能消磨英雄氣概,讓一個人過上二三十年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恐怕再怎麼有雄心壯誌的梟雄,也提不起刀了。
在日本相訪問大明之前,石原莞爾已經急不可耐地從遼寧南下,經6路乘火車抵達熱河承德,在經過一係列安全檢查之後,方由明方人員“護送”至北京。一到了子腳下,石原莞爾數度吵著要見大明皇帝,本來他的身份太低,雖然是提前來京的日方代表團成員,但好吃好喝招待一番沒問題,想見皇帝就有些難度了。
好在朱清嚴對這個日本第一兵家很重視,聽人家已經到了京師,立刻傳旨召見。
依舊是在遼寧廳,朱清嚴請石原莞爾坐下,先打量了這個別樣的憤青一眼,第一印象是:長的也不咋地啊!不過,熟知曆史的他明白,石原莞爾雖然沒有實際指揮過大規模的兵團作戰,但作為一個才戰略家,他絕對是最合格的參謀人員,雖然為人狷狂了一些。
“石原中佐,我對於你很感興趣,據你是堅定的親華派,我想請問,你對於大明怎麼看?”
石原莞爾道:“明皇,我在來北京之前,也曾仔細留意過沿途的人民生活,我現,明國百姓的精神狀態是很飽滿的,雖然各地仍有很多不公平的社會現象,但大部分民心,依然向著明國政府。”
“嗬嗬,中佐閣下果然是一個細心的人。”
“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太平盛世之下還潛藏著巨大的危機!”石原莞爾話鋒一轉,毫不客氣地指出,“這個老大國家的積弊愈來愈多,若不設法改革,必將滑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五百多年的深厚底蘊,雖然明國政府樹大根深,依然擺脫不了曆史的車輪在滾滾前進,不能順應潮流,遲早要被這個世界所遺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