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漢城條約(1 / 2)

十月二十八日,明日談判曆時一個月有餘,雙方終於在漢城就此達成初步共識,談判取得重大突破,明國談判正使顧維鈞與日本談判正使芳澤謙吉各自代表自己的國家簽訂《明日漢城條約》,簡稱《漢城條約》。Ww WCOM按照條約內容,日本分為兩個時間段將淩源、葫蘆島兩地歸還給明國,並對旅順口慘案進行徹底調查。

內容就是這麼簡單,對於日本是否正式承認旅順口慘案和賠償受害家屬問題,與明國準備援助日本一樣,均隻字未提。條約內容一公開,國際上也就看明白了怎麼回事,貪婪得一向吃人不吐骨頭的日本人竟然肯將吃到嘴裏的肥肉吐出來,這必定有內幕,旅順口慘案九成九不是空穴來風;當然,在大明國內,內閣並沒有作如此明,但那些大學生是再也不鬧了,其它階層也恢複了平靜,社會秩序正常運轉。而且,知識青年們還特地又舉行了一次遊行,不過不是示威遊行,而是歡慶遊行,慶祝淩源、葫蘆島在被占領十餘年後重回祖國的懷抱。

這下算是皆大歡喜了,在條約簽訂的兩裏,駐守淩源的日軍在接到國內的命令後,有秩序地66續續撤了出去,隨之,明軍接管全部淩源地區。朱清嚴做了象征性批示,淩源規劃為省轄市,歸屬遼寧省轄區,即日起委派行政官員履任,盡快梳理戶籍,完成初步的清點工作,若是有實際困難,還可以適當地提出來。

《漢城條約》締造了一個新時代,明日關係也開啟了一片新氣象,當然,僅限於表麵文章而已。

十一月上旬,大明皇帝訪日,作為虛君共和的國家元,朱清嚴訪問日本並不是什麼大事,但人家日本政府的官樣文章做得足夠地道。大冷的,內閣總理大臣犬養毅親自帶著人跑到剛剛興建還沒有完全完善起來的東京國際機場(羽田機場)迎接明皇,朱清嚴從香港轉機,飛過東海,抵達東京。

起香港,就得提到澳門,兩地本來隻是地方,在地理上屬於大6框架,但在政治上脫離了大6框架。另一個世界的曆史是,港澳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才回歸祖國,這個世界的曆史略有不同,澳門在崇禎皇帝朱由檢時代之前就以租賃的名義交給了葡萄牙人,每年收取一點可憐的租金就算完了,主權仍歸明帝國所有;而香港的情況複雜一點,在十九世紀末,甲午大海戰之前,英國提出租賃香港,這時候香港已經有所展,不再是蠻荒之地,而當時是佑皇帝剛剛即位,明帝國尚未開始變法改革,考慮到明英關係,也為了在歐洲拉一個同盟軍,佑皇帝便禦筆朱批,準允了英國的請求,當然,主權並沒有轉讓,依然是大明所有。

如今,港澳兩地皆有英葡駐軍,不過數量不多。

東京國際機場,犬養毅順利地接到了大明皇帝,朱清嚴知道這個時候的日本政壇和軍方暗流湧動,很多人都不會歡迎他,尤其是那些激進的少壯派軍人。所以,他不僅帶了鍾文貞作為貼身保鏢,還挑選了禁衛軍和禦林軍的一些好手,組成了一支有規模的二十人保鏢團,不管怎麼,生命安全應該放在位,他還是很愛惜自己的命的,下一世還不知道投胎到哪裏,這一世必須好好珍惜這個皇帝的大好身份!

順便一句,朱清嚴嫌棄禦林軍這種名字放在現代化的明帝國有些古怪,就和總參打了個招呼。這不是什麼大事,最後按照皇帝的意見,總參在討論了一番後,索性將禁衛軍和禦林軍合並,由於兩軍加起來有一萬人,剛好夠一個師的編製,便成立了“皇家直屬獨立師”,司職保護皇帝,指揮權仍歸鍾文貞少將所有。

二十人的保鏢團將明皇四麵八方的死角都堵住了,卻很專業地沒有擋住朱清嚴和犬養毅麵照麵。按照級別來,前者是大明皇帝,在美國的話,就相當於白宮總統,不過沒有實權,而後者則屬於國務卿(總理)方麵的職位,與後世的日本相差了很多,但依然擁有諸多大權。

兩個人很親熱地握手,犬養毅的漢語得不錯,朱清嚴則是根本不會嘰哩哇啦的日語,這樣就省卻了不少麻煩。不過,還有一個意外人物是他沒有想到會見上一麵的,在坐車抵達相官邸之後,犬養毅和朱清嚴並肩而行,前者忽然道:“對了,蘇聯方麵的領導人訪問日本,不知道明皇了解多少情況?”

“蘇聯領導人?是誰?”朱清嚴疑惑地扭過頭問,看著日本相枯樹皮似的老臉,在心裏胡亂猜測。隨即他一拍腦袋,蘇聯的壽命總共還不到一百年,就那麼幾個曆史人物而已,而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除了列寧就是斯大林在掌控紅色帝國了。